
系统自带的“安全锁”:3个基础设置必须立刻检查
很多人觉得“电脑被控制”是黑客才会干的事,其实90%的入侵都是因为默认设置没改——就像你出门没锁门,小偷自然顺手牵羊。我帮朋友修电脑时,十台里有八台都存在这三个问题,改完后基本能挡住80%的风险。
账户密码:别让“123456”成了“欢迎光临”
你家Wi-Fi密码都知道设复杂点,电脑密码怎么还在用“生日+姓名”?去年帮 Uncle 处理远程入侵时,他的管理员密码居然是“123456”,而且用了五年没换过。更吓人的是,他还开了“自动登录”,相当于把家门钥匙插在锁孔上。
微软安全中心(链接{rel=”nofollow”})早就 安全密码要满足“长度12位以上+字母大小写+数字+特殊符号”。但光复杂记不住也不行,我自己的办法是“熟悉元素组合”:比如用“喜欢的歌词+纪念日+特殊符号”,像“晴天20030716#”,既包含字母、数字、符号,长度够,自己也记得牢。
另外一定要关“自动登录”!Windows 按 Win+R
输入 netplwiz
,取消勾选“要使用本计算机,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”;macOS 打开“系统设置-用户与群组”,点击左下角锁图标,取消“自动登录”选项。这步虽然麻烦,但就像出门必须拔钥匙,习惯就好。
防火墙:别让“门卫”打瞌睡
防火墙就像小区门口的保安,专门拦“不怀好意”的网络连接。但我发现很多人要么没开,要么开了却没配置——等于保安在岗亭里睡觉。
Windows 用户按 Win+I
打开设置,搜“防火墙”,点“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”,确保左侧“启用或关闭 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”里,私网和公网都选“启用”;macOS 用户打开“系统设置-网络”,选中当前网络点“高级”,切换到“防火墙”标签,确认“防火墙已打开”。
这里有个细节:防火墙不是“开了就万事大吉”。比如你装了迅雷、Steam 等软件,第一次运行时防火墙会弹窗问“是否允许访问网络”,别下意识点“允许”!先想想“这个软件需要联网吗?”像本地文档编辑器、图片查看器根本不需要联网权限,直接点“阻止”,减少被入侵的口子。
远程控制功能:把“后门”焊死
远程桌面、屏幕共享这些功能,就像给电脑留了个“备用钥匙”,方便自己远程办公,但如果被陌生人拿到钥匙就麻烦了。去年帮公司同事处理时,发现他为了方便在家传文件,开了 Windows 远程桌面,结果骗子用“弱密码扫描工具”猜中密码,把他的客户资料全拷走了。
不同系统的远程功能位置不一样,我整理了个表格,你现在就能对照着检查:
系统类型 | 远程控制功能名称 | 关闭路径 | 安全 |
---|---|---|---|
Windows 10/11 | 远程桌面 | 设置 > 系统 > 远程桌面 > 关闭”启用远程桌面” | 若需使用,仅允许通过VPN连接 |
macOS | 屏幕共享/远程管理 | 系统设置 > 通用 > 共享 > 取消勾选”屏幕共享” | 启用时仅允许特定Apple ID访问 |
所有系统 | 第三方远程工具(如TeamViewer) | 设置 > 安全 > 关闭”随机访问码”功能 | 使用后立刻退出账号,删除快捷方式 |
美国联邦调查局(FBI)的网络安全指南(链接{rel=”nofollow”})里特别强调:“非必要时,远程控制功能必须关闭。” 想想看,你家备用钥匙会随便插在门外吗?电脑的“备用钥匙”更不能暴露。
日常使用的“避雷针”:5个容易忽略的防护细节
基础设置是“防盗门”,但日常使用的小习惯就像“窗户插销”——如果窗户没插,小偷照样能翻进来。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:有人在网吧用 U 盘传文件,回家后电脑就被控制了,后来发现 U 盘里藏了“摆渡木马”,插上就自动安装。这些细节做好,能再挡15%的风险。
恶意软件:别让“伪装者”混进电脑
很多人以为“杀毒软件开着就没事”,但现在的恶意软件越来越会“装无辜”——比如伪装成“系统更新”“PDF阅读器”,甚至“微信电脑版更新包”。上个月帮同事看电脑,她总说弹窗多,我打开任务管理器(Windows 按 Ctrl+Shift+Esc
,macOS 按 Command+空格
搜“活动监视器”),发现一个叫“系统优化大师”的进程占用90%CPU,查了下是伪装的远程控制工具,卸载后立刻清爽了。
怎么识别这些“伪装者”?记住三个特征:
C:Program Files
或 应用程序
文件夹,如果你在 C:Users用户名AppData
里发现陌生程序,赶紧删; 网络安全:公共WiFi和钓鱼链接要警惕
你在咖啡厅连免费WiFi时,有没有想过可能有人在“旁听”你的网络?去年帮朋友处理时,他在机场连了“FreeWiFi”,结果登录网银时账号密码全被截了。公共网络就像热闹的菜市场,谁都能听到你说话,所以关键操作(转账、登录支付宝)一定要用手机热点,或者开VPN(推荐用系统自带的VPN功能,别下不明来源的VPN软件)。
钓鱼链接更隐蔽——比如短信里的“快递异常”“社保通知”,点开就是仿冒官网的登录页。我自己的办法是“三看”:看域名(官网域名通常是 xxx.com
,仿冒的可能是 xxx-cn.com
或 xxx2023.com
)、看链接(鼠标悬停在链接上,底部会显示真实网址,陌生网址别点)、看联系方式(仿冒网站的客服电话通常是手机号,正规的是固定电话)。
外接设备:U盘、移动硬盘别乱插
别以为“U盘插一下没事”,很多“摆渡木马”就靠 U 盘传播——插过感染病毒的电脑,再插自己的,病毒就跟着过来了。我现在插陌生 U 盘前,会先按住 Shift
键(Windows)或 Option
键(macOS),禁用“自动播放”,然后用杀毒软件扫描(Windows 右键点 U 盘选“扫描”,macOS 用“终端”输入 clamscan -r /Volumes/U盘名称
,需要先装免费杀毒软件 ClamXav)。
手机、平板连电脑时,选“仅充电”模式,别选“文件传输”——除非你确定设备没中病毒。就像你不会随便让陌生人进家门,陌生设备也别随便给“访问权限”。
系统更新:别总点“稍后更新”
你是不是总点“稍后更新”?我以前也这样,觉得更新麻烦,直到有次电脑中了“永恒之蓝”漏洞的病毒——就是因为没及时打补丁。系统更新里藏着“漏洞修复包”,就像墙上裂了缝,开发商来给你补,你总说“改天再来”,裂缝不就越来越大吗?
Windows 按 Win+I
搜“更新”,点“检查更新”,有更新就立刻装;macOS 打开“系统设置-通用-软件更新”,开启“自动更新”。别怕更新后软件不兼容,现在的系统更新很成熟,我帮客户更新过几百台电脑,只有2台出过小问题,重启就好了,总比被入侵强。
你现在可以先打开电脑设置,检查下远程控制关了没?密码是不是太简单?做完这两步,相当于先把“大门”锁好了。如果发现自己之前没注意这些问题,记得回来告诉我——接下来我们还能聊聊怎么给电脑装“监控摄像头”,实时盯着有没有人想偷偷进来~
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:正对着电脑写东西呢,鼠标突然自己“溜”到屏幕另一边,或者键盘莫名其妙打出一串乱码?这种时候可得警惕了——这很可能是别人在远程“操控”你的电脑。我去年帮邻居阿姨看电脑时,她就说总弹出“你的电脑有100个漏洞,不修复就锁机”的红色弹窗,上面还带个倒计时,吓得她差点点了“立即修复”按钮。后来一查,那根本就是骗子的钓鱼页面,专门骗你点进去下载远程控制软件。
除了这些“看得见”的动静,还有个藏得深的细节得注意:任务管理器里的“陌生面孔”。你平时打开任务管理器(Windows按Ctrl+Shift+Esc这三个键,macOS就按Command+空格,搜“活动监视器”),是不是从没仔细看过里面的进程?我自己的习惯是每周看一次,眼熟的像“微信”“Chrome”这些正常,但如果突然冒出个叫“系统安全防护大师”“内存清理专家”的进程,占用CPU一下子飙到90%以上,名字听起来挺正经,却根本不是你装过的软件,那十有八九是“卧底”。这时候别犹豫,右键点它,选“结束任务”(Windows)或“退出进程”(macOS),先断了它的“手脚”再说。
要是真发现上面说的这些情况,记住千万别慌着关电脑——正确的步骤是先拔网线(或者在设置里断开WiFi),断了网络连接,对方就没法继续操作了。然后用系统自带的杀毒软件全盘扫描(Windows用“Windows Defender”,macOS直接搜“终端”,输入clamscan -r /,不过得先装个免费的ClamXav)。我之前帮朋友处理时,就是按这个步骤来的,断开网络后扫描出两个伪装成“PDF阅读器”的病毒文件,删完重启,电脑立马恢复正常,没丢任何东西。
如何判断自己的电脑是否已经被他人控制?
可以通过三个明显迹象判断:一是鼠标、键盘出现无操作自动移动或输入;二是屏幕突然弹出陌生弹窗(如“系统警告”“中奖通知”),尤其是带红色感叹号或倒计时的;三是任务管理器(Windows按Ctrl+Shift+Esc
)或活动监视器(macOS按Command+空格
搜“活动监视器”)中出现占用CPU/内存异常的陌生进程(如名称含“系统优化”“安全防护”但非知名软件)。若发现以上情况, 立即断开网络并扫描病毒。
免费杀毒软件和付费杀毒软件哪个更适合普通用户?
对普通用户来说,系统自带的免费杀毒工具已足够。Windows的“Windows Defender”和macOS的“XProtect”均经过微软、苹果官方验证,能实时拦截常见恶意软件,且不会像部分第三方软件那样捆绑广告或占用过多资源。文章中提到的恶意软件识别技巧(如检查文件位置、权限请求)结合系统自带工具,基本能满足日常防护需求。付费软件更适合企业或有高安全需求的场景,普通用户无需额外花费。
必须使用远程控制功能时,如何确保安全?
若因办公等需求必须开启, 做好三项设置:一是设置高强度密码(参考微软安全中心 的“12位以上+字母大小写+数字+特殊符号”);二是限制访问范围,Windows远程桌面可在“系统属性-远程”中勾选“仅允许使用网络级别身份验证的远程桌面连接”,macOS屏幕共享仅添加信任的Apple ID;三是使用后立即关闭功能,或通过路由器限制远程访问的IP地址(仅允许固定IP连接)。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第三方远程工具,优先选择系统自带或知名品牌(如TeamViewer)并开启二次验证。
系统更新时突然断网或断电,可以直接重启电脑吗?会导致系统损坏吗?
可以重启,一般不会导致系统损坏。现代操作系统更新采用分段式设计,若中途中断且未完成关键文件替换,则重启后会自动回滚至更新前状态,不会影响正常使用。重启后 重新打开系统更新界面(Windows搜”检查更新” / macOS”系统设置-通用-软件更新”)完成剩余更新即可,但需尽快操作—文章中提到系统更新包含漏洞修复,延迟更新可能增加被入侵风险。
U盘、移动硬盘插入电脑前,如何避免携带病毒感染设备?
安全使用外接设备需三步操作①插入时按住快捷键禁用自动播放:Windows按住Shift
键,macOS按住Option
键,防止病毒自动运行;②立即扫描:右键点击设备图标,选择“使用Windows Defender扫描”(Windows)或用系统自带杀毒工具扫描(macOS可借助免费软件ClamXav);③传输文件后“安全弹出”:Windows右键点击设备选”弹出” / macOS拖拽设备图标至废纸篓图标,确认指示灯熄灭后再拔下。若设备来自陌生环境(如网吧公用U盘) 格式化后使用(提前备份数据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