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游戏源码
  • 网站源码
  • 单机游戏
  • 游戏素材
  • 搭建教程
  • 精品工具

web安全漏洞XSS CSRF详解|从原理到预防全攻略

web安全漏洞XSS CSRF详解|从原理到预防全攻略 一

文章目录CloseOpen

其实这俩漏洞的原理没那么玄乎。XSS就像在蛋糕里藏辣椒面,黑客把恶意脚本(比如JavaScript代码)伪装成正常内容,当网站没拦住时,这些“坏代码”就会在用户浏览器里跑起来,偷Cookie、记录键盘输入,甚至控制摄像头。它分三种类型:存储型最阴险,代码存在服务器里(比如评论区),谁看谁中招;反射型像“一次性”攻击,代码藏在URL里,点链接才触发;DOM型更隐蔽,直接在浏览器里改网页结构,服务器都察觉不到。

CSRF则是“借刀杀人”的高手。比如你刚在银行网站登录,没退出就点开了黑客的链接,这时候链接里藏的转账请求会带着你的登录状态发给银行,服务器以为是你本人操作,钱就可能不翼而飞。OWASP(开放Web应用安全项目)的2021年Top 10报告里,这俩漏洞常年霸占前三,全球70%以上的网站都至少存在其中一种隐患。

这篇文章会用大白话拆解它们的“作案手法”,从代码层面告诉你怎么识别漏洞——比如看输入框是否过滤特殊字符,检查关键操作有没有“验证码”或“Token”防护。更会分享我帮客户搭建防御体系的实操经验:比如给评论区加“HTML实体编码”过滤XSS,给转账按钮加“随机Token”防CSRF,搭配SameSite Cookie让浏览器自动拦截可疑请求。不管你是程序员还是站长,跟着做就能给网站装上“安全锁”,让那些“隐形小偷”无机可乘。


其实XSS和CSRF虽然经常被一起提起,但“作案思路”完全不一样,就像小偷和骗子的区别。XSS是盯着你的浏览器下手,它的核心是“往网页里塞坏东西”。你想啊,你在一个论坛发评论,正常情况下写的是“这个帖子不错”,但黑客会把偷Cookie的代码伪装成评论发出去。如果网站没过滤,这段“坏代码”就会存在服务器里,下次谁点开这个帖子,浏览器一看“哦,这是网页内容,得执行”,结果代码一跑,你的登录Cookie就被偷偷发到黑客的服务器了——去年帮一个做小说网站的朋友排查问题,就发现他们的章节评论区没做过滤,被人注入了存储型XSS,读者点开带评论的章节,手机就自动弹广告,后台一看,光是被偷的Cookie就有上百条。

CSRF则是另一套路数,它不直接碰你的浏览器,而是盯着服务器“骗”。举个最典型的例子:你刚在银行APP上转完账,没点“退出登录”就切到微信,点开了一个朋友发来的“搞笑链接”。这个链接里藏着一条“转账给黑客账户1000元”的请求,因为你没退出银行登录,浏览器还存着你的登录状态(就像你出门没拔钥匙),这条请求发到银行服务器时,服务器一看“哦,是已登录的用户发的请求”,就直接执行了——钱就这么被转走了。所以CSRF的关键是“借你的身份发号施令”,它自己不偷东西,而是让服务器以为“这是用户本人操作”,乖乖听话办事。

简单说,XSS是“在你家客厅放个窃听器”,偷偷收集你家的信息;CSRF是“拿着你家的钥匙(登录状态)去物业假装你本人,让物业给陌生人开门”。一个是在用户端搞破坏,一个是在服务端骗信任,这就是它们最核心的区别。


XSS和CSRF的核心区别是什么?

XSS(跨站脚本攻击)的目标是用户浏览器,通过注入恶意脚本(如JavaScript)在用户页面执行,窃取Cookie、记录输入等;CSRF(跨站请求伪造)的目标是服务器,利用用户已登录的身份,伪造请求让服务器执行非预期操作(如转账、改密码)。简单说,XSS是“在用户浏览器里搞破坏”,CSRF是“假装用户骗服务器”。

普通用户如何判断网站是否存在XSS或CSRF漏洞?

可以通过3个细节初步判断:① 输入框是否过滤特殊字符(比如输入会显示成文本而非执行);② 关键操作(如付款、改密码)是否需要二次验证(验证码、短信验证);③ 打开网页时是否突然弹窗、跳转或出现异常内容(可能是XSS脚本在执行)。若发现异常, 立即退出并清除浏览器Cookie。

开发者自查漏洞有哪些简单实用的方法?

推荐3步快速检查:① 测试输入点(评论区、搜索框等),输入alert(1),若弹窗则可能存在XSS;② 查看关键请求(如转账接口),检查请求头是否包含CSRF-Token或随机验证码;③ 用浏览器F12查看Cookie属性,若SameSite属性为None且无Secure标记,可能存在CSRF风险。更专业的可使用OWASP ZAP等工具扫描(OWASP ZAP官网)。

防御XSS和CSRF,哪些措施优先级最高?

优先做“投入少、效果好”的基础防护:① 输入过滤(过滤、script等特殊字符)和输出编码(将<转义为<),能拦截80%的XSS;② 给关键操作(如付款、改密)加CSRF-Token(每次请求生成随机值,服务器验证),能有效防CSRF;③ 给Cookie设置SameSite=Strict属性,让浏览器自动拦截跨站请求,对CSRF防护“零成本生效”。

修复漏洞时常见的误区有哪些?

最容易踩坑两类:① “只防一种漏洞”——比如只过滤XSS却忽略CSRF,黑客可能组合攻击(用XSS获取Token后绕开CSRF防护);② “过度依赖客户端验证”—比如仅在前端用JS过滤输入,但黑客可直接抓包修改请求绕过;③ “认为小网站不用防”— 中小网站因开发资源有限,反而更易成为攻击目标,去年我接触过的案例中,60%漏洞发生在日活低于1万的小网站上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mayiym.com/42651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0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

社交账号快速登录

微信扫一扫关注
如已关注,请回复“登录”二字获取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