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当时跟你一样头疼,翻了3篇技术文、问了2个程序员朋友,才搞懂问题出在哪儿,还把解决方法拆成了能跟着做的步骤。今天就把这些经验揉碎了讲,不用懂复杂代码也能搞定防刷新的图片计数器。
先搞懂:为什么刷新会重复计数?
要解决问题,得先明白“重复计数”的根子在哪儿。其实图片计数器的核心逻辑特别简单:每次加载图片文件,就会触发后端的计数接口。比如你把计数器做成一张图片(比如count.png
),嵌在页面里,用户打开页面时,浏览器会自动请求这张图片,后端接到请求就给计数加1。
但刷新页面等于“重新加载所有资源”——包括这张count.png
。所以哪怕是同一个用户,刷新一次页面,就会再请求一次图片,计数自然就多一次。我第一次做计数器的时候没考虑这点,结果朋友博客的“本周热门文章”里,一篇普通的“番茄鸡蛋做法”居然排第一,后来才发现是他自己刷新了20次测试导致的——你说这尴尬不尴尬?
更麻烦的是,有些用户会故意刷新刷流量(比如想让自己的评论排前面),或者用脚本自动刷新,这会让计数完全失真。所以要做“防刷新”的计数器,本质就是限制“同一用户在短时间内多次触发计数”。
手把手做防刷新的图片计数器:分前端和后端两步
解决这个问题不用搞复杂框架,分“前端标记”和“后端验证”两步就行——我帮朋友做的时候,就用了这两个方法,现在他博客的计数数据准得很,连“今日访问量”都能用来判断哪些文章受欢迎。
第一步:前端用Cookie标记“是否已经计数”
前端的作用是“先拦一道”——用户第一次访问时,给浏览器留个“小标记”,下次再加载图片前先看这个标记,如果有,就不触发计数。
具体怎么做?用JavaScript写个简单的Cookie就行。比如:
function hasVisited() { return document.cookie.indexOf('visited=1') !== -1; }
——意思是“看看Cookie里有没有‘visited=1’这个标记”; hasVisited()
返回false
(没访问过),就加载图片并触发计数,同时设置Cookie:document.cookie = 'visited=1; max-age=86400;'
(max-age=86400
是1天的秒数,意思是这个标记1天后失效); hasVisited()
返回true
(已经访问过),就用一张“空图片”代替计数器图片,或者直接不加载——这样刷新页面就不会重新计数了。 我当时帮朋友做的时候,就用了这段代码,他试了下:第一次访问计数加1,刷新页面后计数没变化,连说“这才对嘛!”。不过要注意:Cookie可以被用户手动清除——比如有些用户会用“无痕模式”或者清除浏览器数据,这时候Cookie就失效了,还是会重复计数。所以得结合后端再拦一道。
第二步:后端用Session/IP验证“是否允许计数”
后端的作用是“再拦一道”——哪怕前端的Cookie被清除了,后端也能通过“用户专属标识”判断要不要计数。常用的方法有两个:Session验证和IP验证。
Session是后端给每个用户分配的“专属编号”,比如用户第一次访问时,后端生成一个SessionID
存在浏览器的Cookie里,下次访问时,后端通过这个SessionID
就能认出“是同一个用户”。
具体操作:
SessionID
有没有在“已计数列表”里; SessionID
存到列表里,过期时间设为1小时(比如用Redis存,键是SessionID
,值是1
,过期时间3600秒); 我当时用的是PHP+Redis,代码大概是这样的:
session_start();
$sessionId = session_id();
if (!redis_exists($sessionId)) {
// 计数加1
incrementCount();
// 存SessionID到Redis,1小时过期
redis_set($sessionId, 1, 3600);
}
简单几行代码,就能防止同一用户1小时内重复计数。
如果你的站点不用登录(比如公开的博客、文档站),没法用Session,那就用IP地址验证——同一IP地址在短时间内只能计数一次。
具体操作:
$_SERVER['REMOTE_ADDR']
); 这里要注意:有些用户用的是“共享IP”(比如公司局域网、网吧),这时候会误判——比如同一公司的10个用户用同一个IP,只会计数1次。所以我 你把IP验证和Cookie结合用,比如:如果Cookie存在,就不计数;如果Cookie不存在,再查IP——这样能减少误判。
附:不同验证方式的优缺点对比
我整理了一张表,帮你选适合自己站点的方式:
验证方式 | 优点 | 缺点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Cookie | 代码简单,不用后端存储 | 用户可清除,易失效 | 个人博客、小型静态站点 |
Session | 用户专属,不易伪造 | 需要后端存储Session | 需要登录的站点(如社区、电商) |
IP | 限制同一设备,无需用户操作 | 共享IP会误判 | 公开无登录的站点(如文档站、资讯站) |
最后说几个“避坑”小技巧
我帮朋友做的时候踩过几个坑,提前告诉你省得走弯路:
你跟着做的时候,如果遇到“Cookie设置不成功”或者“后端验证没生效”的问题,随时留言告诉我——我帮你看看代码哪里错了。或者做完后,用不同设备刷新几次,看看计数是不是只加一次——如果成了,记得回来跟我报个喜!
本文常见问题(FAQ)
为什么刷新页面会让图片计数器重复计数?
图片计数器的核心逻辑是每次加载图片文件都会触发后端计数接口,比如你把计数器做成count.png嵌在页面里,用户打开页面时浏览器会请求这张图片,后端接到请求就加1。
但刷新页面等于重新加载所有资源,包括这张count.png,所以同一个用户刷新一次页面,就会再请求一次图片,计数自然多一次,我之前帮朋友做计数器时没考虑这点,结果他自己刷新20次测试,导致一篇普通文章的计数虚高排到热门第一。
前端用Cookie防刷新计数的原理是什么?
前端的作用是先拦一道,用户第一次访问时给浏览器留个“小标记”,比如用JavaScript写段检查Cookie的代码,看看有没有“visited=1”这个标记,如果没有就加载图片触发计数,同时设置Cookie标记;如果有,就不加载图片,这样刷新页面就不会重复触发计数了。
不过Cookie能被用户手动清除,比如用无痕模式或清浏览器数据,所以得结合后端再拦一道才保险。
后端用Session和IP验证防刷新的区别是什么?
Session是后端给每个用户分配的专属ID,存在浏览器Cookie里,用户第一次访问时后端生成SessionID,下次访问通过这个ID认出同一用户,没在已计数列表里就加1,还能存在Redis里设1小时过期,优点是用户专属不易伪造,但需要后端存储Session。
IP验证是获取用户的设备地址,比如PHP里的$_SERVER[‘REMOTE_ADDR’],同一IP短时间内只能计数一次,优点是不用用户操作,但有些用户用共享IP(比如公司局域网、网吧),会导致同一IP下多个真实用户只计数一次,容易误判。
Cookie过期时间设多久合适?
别设太短,比如我之前试过设30分钟,结果朋友说刷新两次还是加了数,后来改成1天(86400秒)就好了,这样用户当天内刷新页面不会重复计数,既保证数据准确,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新访问计数。
如果设得太短,比如10分钟,用户中途刷新页面还是会触发计数,设太长又可能影响真实新访问的计数,1天是比较平衡的选择。
前端Cookie被清除了怎么办?
单靠前端Cookie确实有失效的风险,比如用户清了浏览器数据或用无痕模式,这时候就得结合后端验证,比如用Session或IP验证,双重保险。
比如前端Cookie被清了,后端会查SessionID或IP,如果这两个也没记录,才会触发计数,这样就算Cookie失效,也能避免同一用户短时间内重复计数,我帮朋友做的时候就是这么组合用的,现在他博客的计数数据准得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