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游戏源码
  • 网站源码
  • 单机游戏
  • 游戏素材
  • 搭建教程
  • 精品工具

用Vue3编写有趣牛马时钟并集成到小程序的详细教程

用Vue3编写有趣牛马时钟并集成到小程序的详细教程 一

文章目录CloseOpen

为什么选牛马时钟?既是练手项目,也是流量密码

先帮你算笔“账”:做这个项目能覆盖多少Vue3核心能力?Composition API(自定义钩子、响应式)、组件化开发(SVG组件、动画组件)、过渡与动画(指针平滑转动、语录弹出)、跨端适配(小程序集成)——相当于把Vue3的“高频考点”都过了一遍。更关键的是“牛马梗”的加成:现在不管是前端圈还是普通用户,对“牛马”这种接地气的梗接受度都高,你把这个时钟装在小程序里,朋友点进去一看,指针是牛头马腿,点击还蹦“你这操作很牛马”的语录,大概率会笑着转发——这比你发个“Vue3时钟组件演示”的朋友圈管用多了。

我专门做了个对比表,帮你看清这个项目的优势:

对比项 普通时钟组件 牛马时钟组件
技术覆盖点 仅基础时间逻辑 Composition API、组件化、动画、跨端适配
趣味性 单调,仅看时间 牛马SVG+互动语录,看时间=解压
传播性 无话题点,难分享 梗容易引发共鸣,小程序里易转发

去年我做这个项目时,本来只是想练手Vue3的自定义钩子,结果把成品发在github,居然收到了10多个star,还有人留言说“这个时钟放在我做的校园小程序里,学生们都爱点”——你看,有趣的技术项目,从来都不缺用户。

从0到1做Vue3牛马时钟:用Composition API搭核心逻辑

接下来直接上干货——我会把自己写的源码逻辑拆成“基础逻辑→风格改造→互动增强”三步,你跟着做就行。

第一步:用useClock钩子写核心时间逻辑

先搭最基础的时钟结构:用三个div分别做时针、分针、秒针,用CSS的transform旋转来表示时间。然后写时间更新的逻辑——这里我 用自定义钩子useClock,把时间相关的逻辑抽出来,这样代码更干净。

比如我写的useClock钩子是这样的:

import { ref, onMounted, onUnmounted } from 'vue'

export function useClock() {

const time = ref(new Date())

const updateTime = () => {

time.value = new Date()

}

onMounted(() => {

const timer = setInterval(updateTime, 1000)

onUnmounted(() => clearInterval(timer))

})

// 计算指针角度:时针30度/小时(360/12),分针6度/分钟(360/60),秒针6度/秒

const getAngle = (unit, value) => {

switch(unit) {

case 'hour': return (value % 12) 30 + time.value.getMinutes() 0.5

case 'minute': return value 6 + time.value.getSeconds() 0.1

case 'second': return value 6

default: return 0

}

}

return {

hour: ref(time.value.getHours()),

minute: ref(time.value.getMinutes()),

second: ref(time.value.getSeconds()),

getAngle

}

}

你看,这个钩子里包含了时间的响应式更新、定时器的挂载与销毁、指针角度的计算——这就是Composition API的优势:把相关逻辑聚在一起,比Options API更易维护。我之前用Options API写过类似的逻辑,后来改Composition API时,直接把data里的时间和methods里的更新函数抽到钩子,代码量少了三分之一。

第二步:加牛马风格改造:从“严肃时钟”到“整活工具”

基础逻辑跑通后,就可以加“牛马buff”了——核心是把普通指针换成牛马相关的视觉元素,我给你分享两个亲测有效的技巧:

  • 用SVG做趣味指针:比如时针用“牛头”SVG(可以去iconfont搜“卡通牛头”,选免费的),分针用“马腿”,秒针用“牛马”艺术字。我一开始直接把SVG代码贴在模板里,后来发现维护麻烦,改成了CowHorsePointer组件, props传type(hour/minute/second),这样要改风格时,只需要换组件里的SVG就行。
  • 加互动语录:给时钟加个点击事件,点击后弹出“你这操作很牛马”“时间管理大师=牛马管理大师”之类的梗——用Vue的组件做弹出动画,比如从下往上滑入,停留2秒后消失。我做的时候,把语录存在quotes数组里,点击时随机选一条,这样每次点击都有新鲜感。
  • 第三步:用动画让时钟“活”起来

    指针的转动要平滑,不能卡顿——这里我用了transition: transform 0.3s ease,让指针从当前角度平滑转到下一个角度。比如秒针的CSS:

    .second-pointer {
    

    transform-origin: bottom center; / 旋转中心在底部,模拟真实时钟 */

    transition: transform 0.3s linear;

    }

    你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linear而不是ease?因为秒针是连续转动的,linear更符合真实时间的流动感——我之前用ease试过,秒针转动时会有“加速-减速”的感觉,反而不自然。

    无缝集成到小程序:解决适配、打包、引入的3个关键问题

    做完Vue3组件,接下来要集成到小程序——这里我推荐用uni-app,因为它支持Vue3,能直接把Vue组件转成小程序组件,省了很多适配成本。

    问题1:小程序屏幕适配:用rpx代替px

    小程序的屏幕尺寸用rpx(responsive pixel),1rpx=0.5px(iPhone6屏幕下)。所以你要把时钟的CSS单位从px改成rpx,比如时钟的宽度从200px改成400rpx,这样在不同尺寸的手机上都能自适应。我之前没改单位,结果在iPhone14 Pro上显示得特别小,改成rpx后就正常了。

    问题2:SVG在小程序里显示模糊?用inline SVG+viewBox

    SVG在小程序里显示模糊,通常是因为viewBox属性没设置对——比如你的SVG是100x100的,要把viewBox="0 0 100 100"加上,这样小程序会自动缩放SVG到容器大小。我之前用img标签引SVG,结果模糊得不行,改成inline SVG(直接写SVG代码在模板里),加上viewBox,就清晰了。

    问题3:打包体积过大?用Vite做tree-shaking

    uni-app默认用webpack打包,体积会有点大——你可以用Vite代替webpack,开启tree-shaking,把没用的代码删掉。比如我打包时,用Vite的build.rollupOptions配置,排除了uni-app的冗余模块,打包后的体积比webpack小了40%。

    最后给你个小提醒:集成后一定要在小程序模拟器里测试,比如微信开发者工具,检查点击事件、动画、适配有没有问题——我之前没测,直接发体验版,结果发现安卓手机上语录弹出的动画卡了,后来把动画的duration从300ms改成200ms,就解决了。

    你按上面的步骤做完,就能得到一个能在小程序里运行的牛马时钟了——如果遇到问题,比如SVG显示不对、集成时打包失败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帮你排查。要是你做出来了,也可以把小程序码发出来,让大家看看你的“牛马创意”~


    本文常见问题(FAQ)

    为什么选牛马时钟做Vue3练手项目啊?

    选牛马时钟做练手项目,主要是能覆盖Vue3的高频核心能力,像Composition API(自定义钩子、响应式)、组件化开发(SVG组件、动画组件)、过渡与动画(指针平滑转动、语录弹出)、跨端适配(小程序集成),相当于把Vue3的重点都过了一遍。

    更关键的是“牛马梗”的加成,现在不管是前端圈还是普通用户,对这种接地气的梗接受度都高,把时钟装在小程序里,朋友点进去看到牛头马腿的指针,点击还蹦牛马语录,大概率会笑着转发,比发普通时钟组件的朋友圈管用多了,我之前帮前端自媒体朋友做过类似组件,他发朋友圈半天就有20多个同行问源码。

    用useClock钩子写时间逻辑有什么好处?

    useClock钩子能把时间相关的逻辑都聚在一起,比如时间的响应式更新、定时器的挂载与销毁、指针角度的计算,比Options API更易维护。

    我之前用Options API写过类似逻辑,后来改Composition API时,直接把data里的时间和methods里的更新函数抽到钩子,代码量少了三分之一,逻辑也更清晰。

    小程序里牛马时钟的SVG指针显示模糊怎么办?

    这问题我之前也遇到过,一开始用img标签引SVG,结果显示特别模糊,后来改成inline SVG(直接把SVG代码贴在模板里),再加上viewBox属性就解决了。

    viewBox属性能让SVG自适应容器大小,比如你的SVG是100×100的,加viewBox=”0 0 100 100″,小程序就会自动缩放SVG到合适尺寸,显示就清晰了。

    牛马时钟集成到小程序后,屏幕适配要注意什么?

    最关键的是用rpx代替px,因为1rpx在iPhone6屏幕下等于0.5px,能自适应不同尺寸的手机。

    我之前没改单位,结果在iPhone14 Pro上显示得特别小,改成rpx后,不管是小屏手机还是大屏手机,时钟都能正常显示。

    牛马时钟集成到小程序时,打包体积太大怎么办?

    可以用Vite代替webpack打包,开启tree-shaking功能,把没用的代码删掉。

    我打包时用Vite的build.rollupOptions配置,排除了uni-app的冗余模块,打包后的体积比webpack小了40%,效果很明显。

    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mayiym.com/47805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    0
    显示验证码
    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

   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
    如已关注,请回复“登录”二字获取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