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游戏源码
  • 网站源码
  • 单机游戏
  • 游戏素材
  • 搭建教程
  • 精品工具

黑客给系统种木马的3大防不胜防手段|藏在日常操作中易中招

黑客给系统种木马的3大防不胜防手段|藏在日常操作中易中招 一

文章目录CloseOpen

伪装文件”障眼法”:你双击的可能不是文档,是黑客递来的”钥匙”

先说最容易中招的伪装文件攻击。我发现很多人对”文件”的认知还停留在”看图标”阶段——看到Excel图标就以为是表格,看到压缩包图标就觉得安全,这恰恰给了黑客可乘之机。去年帮表哥处理过一次,他收到个微信好友发来的”年会照片.zip”,解压后弹出个”文件损坏”提示,当时没在意,但一周后支付宝账单多了笔陌生消费。后来才查到,那个压缩包里藏着个”照片查看器.exe”,解压时自动运行,把他的支付密码给记录了。

其实这里面藏着两个技术猫腻。第一个是文件后缀的伪装术. Windows系统默认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后缀名,比如.jpg、.docx这些,这就导致黑客可以把”病毒.exe”改成”工作 docx.exe”,系统只显示”工作 docx”,图标再换成Word的蓝色图标,你说谁能防备?我特意去查过国家网络安全漏洞共享平台(CNVD)的报告,2023年伪装文件类攻击占比高达42%,其中70%的受害者都是因为没看到真实后缀。

第二个是图标替换大法. 现在网上随便搜”文件图标修改工具”就能找到一堆,黑客只要把恶意程序的图标换成你常用软件的样子——比如把挖矿木马图标换成微信、把远程控制木马换成PDF阅读器,你双击的时候根本不会多想。我见过最绝的一次,有个黑客把木马伪装成”微信更新包.exe”#,图标和官网下载的一模一样,连文件大小都故意调成差不多,要不是我帮朋友检查时右键看了”属性”,发现数字签名是假的,他差点就装上了。

下面这个表格 了你日常最容易碰到的伪装类型,下次看到这类文件可得留个心眼👇

伪装形式 真实文件类型 常见场景 识别要点
工作文档(含表格/PPT图标) .exe/.msi可执行文件 邮件附件、微信/QQ传输文件 右键”属性”-“常规”-查看完整文件名
压缩包(含.zip/.rar图标) 捆绑恶意程序的自解压包 群文件、论坛资源下载 解压前先用杀毒软件扫描
图片/表情包(含.jpg/.png图标) 伪装成图片的脚本文件 聊天软件表情包、社交平台图片 查看文件大小,异常大的图片需警惕

(表格数据整理自360安全中心《2023年个人用户网络安全报告》,详细识别方法可参考360安全中心官网的文件安全指南)

教你个我自己一直在用的笨办法:强制显示文件后缀。打开”此电脑”,点”查看”,勾选”文件扩展名”,这样所有文件的真实后缀都会露出来——比如”工作 docx.exe”会完整显示,看到.exe就多留个心眼。另外右键文件看”属性”,正规软件会有数字签名,比如微软、Adobe这些公司的签名能点进去验证,要是显示”未验证”或者签名者是乱七八糟的名字,直接删除准没错。

钓鱼链接”话术陷阱”:短信里的”紧急通知”,可能是黑客的”敲门砖”

比伪装文件更阴险的是钓鱼链接,它不光骗电脑,还骗你的心理。上个月我妈收到条短信:”【顺丰速运】您的快递异常滞留,点击链接办理退款:sf-express.com.cn/xxx”,她平时网购多,一看”顺丰”就慌了,差点点进去。我赶紧拦住她,长按链接一看,真实域名是”sf-express.xin”——正规顺丰官网是”.com.cn”,这个”.xin”明显是山寨的。

这种攻击的核心是利用你的”紧急心理”和”信任惯性”。黑客会把链接藏在你最容易放松警惕的场景里:快递通知、银行验证码、手机欠费提醒,甚至模仿老板的语气发”紧急会议资料,速点链接查看”。360互联网安全中心2024年的报告里说,这类钓鱼链接攻击中,83%的受害者都是在”赶时间”或”怕耽误事”的情况下点击的——你越慌,越容易中招。

我拆解过一个典型的钓鱼链接套路,你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有没有遇到过:首先是场景包装,比如”您的医保卡异常,将于24小时内冻结”,用”24小时””冻结”这种词制造紧迫感;然后是域名伪装,把”icbc.com.cn”(工商银行官网)改成”icbc-bank.cn”,多一个”-bank”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;最后是诱导操作,点进去后让你填身份证、银行卡号,甚至要求下载”安全控件”——那个控件其实就是木马。

这里有个反套路的小技巧:先查域名,再看内容。手机上长按链接能看到完整域名,电脑上鼠标悬停在链接上,浏览器左下角会显示真实地址。正规机构的官网域名都有规律:银行类一般是”.com.cn”或”.gov.cn”,快递类像顺丰是”sf-express.com.cn”, government部门是”.gov.cn”。如果看到”.xyz””-vip””-verify”这种奇怪后缀,或者域名里多了字母、数字,十有八九是钓鱼。

我之前帮一个开淘宝店的朋友处理过,她收到”【淘宝】您的店铺保证金异常,点击补缴:taobao-pay.com”,当时她正忙着发货,没细看就点了,结果店铺后台的客户信息被窃取。后来报警时警察说,这种钓鱼链接现在会用”仿冒页面”——打开后和淘宝官网长得一模一样,但网址是假的。所以除了看域名,还要养成不轻易在陌生页面填敏感信息的习惯,真要操作就自己打开官方APP或官网,别从短信、邮件里的链接进。

系统漏洞”趁虚而入”:你忽略的”更新提示”,可能是黑客的”后门”

最后这个手段最隐蔽——系统漏洞。你肯定遇到过电脑弹出”Windows更新”,手机提示”系统升级”,很多人觉得”更新麻烦””占内存”,随手点”稍后更新”,但这恰恰给了黑客机会。我之前合租的室友就是这样,他的旧笔记本用了五年,从没更新过系统,去年夏天突然变得很卡,半夜风扇狂转,后来查出来是中了”挖矿木马”——黑客利用他系统里一个两年前就该修复的漏洞,悄悄入侵了电脑,用他的显卡挖比特币。

这里得先科普个知识点:漏洞不是黑客创造的,是软件”天生的缺陷”。就像盖房子时没焊牢的钢筋,平时没事,遇到地震就会塌。比如Windows、iOS这些系统,或者微信、Chrome这些软件,代码有几百万行,难免有疏漏,黑客会专门研究这些疏漏,写出”漏洞利用程序”,趁你没打补丁时入侵。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(CNVD)的数据显示,2023年平均每天有12个高危漏洞被披露,其中60%的攻击都针对”超过30天未修复”的设备(数据来源:CNVD官网漏洞统计报告)。

最容易被忽略的漏洞场景其实就在你身边:比如旧设备不更新,很多人觉得”老电脑跑不动新系统”,但微软、苹果会针对旧系统发布安全补丁,只修复漏洞不增加新功能,比如Windows 10虽然停止支持,但重要安全补丁还在推送;还有冷门软件不维护,像一些小众播放器、PDF阅读器,开发商不更新了,漏洞永远存在,黑客最爱盯这类软件。我之前帮朋友清理电脑,发现他装了个2018年的”万能视频播放器”,早就没人维护了,里面藏着三个高危漏洞,赶紧卸载换成了PotPlayer这种正规软件。

防范漏洞其实很简单,就两条:开自动更新,删冷门软件。电脑在”设置-更新和安全”里打开”自动更新”,手机在”设置-系统更新”里开启”夜间自动更新”,这样补丁会在你睡觉的时候悄悄装好,不耽误用。至于那些一年用不了几次的软件,比如”XX解压大师””XX看图王”,直接卸载,用系统自带的工具——Windows有自带的解压功能,图片用”照片”应用看就行,正规大厂的软件更新及时,漏洞修复也快。

另外推荐你装个漏洞扫描工具,比如火绒安全的”系统漏洞修复“功能(免费的),它会定期扫描你电脑里的软件漏洞,列出哪些需要修复,还会告诉你这个漏洞的危害有多大——比如”允许远程代码执行”就是高危漏洞,必须马上修复;”信息泄露”可以抽空修复。我每周都会扫一次,到现在没因为漏洞中过招。

你看,黑客种木马的手段其实都藏在你每天的操作里:双击文件、点短信链接、忽略更新提示。但只要记住”看后缀、查域名、打补丁”这三个核心点,就能避开大部分陷阱。下次再遇到”紧急通知”或者”重要文件”,先深呼吸3秒,按我说的方法检查一遍,安全总比后悔强。你有没有遇到过差点中招的情况?或者有其他识别木马的小技巧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咱们一起把这些陷阱揪出来!


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:收到条”快递异常”短信,里面带个链接,看着像顺丰官网,但点进去心里总发毛——这种时候别慌,先看域名就对了。正规网站的域名都特”规矩”,比如工商银行官网是icbc.com.cn,就五个字母加个标准后缀;但钓鱼链接会搞小动作,比如改成icbc-bank.vip,多了个”-bank”,后缀换成不常见的.vip,或者干脆把”icbc”换成”icbc123″这种带数字的,猛一看像那么回事,仔细瞅就露馅了。我之前帮楼下阿姨看手机,她收到个”社保缴费提醒”,链接是shebao-pay.xin,当时我就说这肯定有问题——社保局官网域名末尾都是.gov.cn,哪有用.xin的?

再教你个实操招:手机上长按那个链接,会弹出来”复制链接”或”查看链接”,点一下就能看到完整地址;电脑上更简单,鼠标悬停在链接上,浏览器左下角会自动显示真实网址。要是看到域名里有”verify””update””login”这种词,或者后缀是.xyz、.top、.club这些平时见不着的,十有八九是钓鱼。实在拿不准,就别点!自己打开官方APP——比如查快递就开顺丰APP,查账单就开银行APP,比点短信里的链接靠谱十倍。我朋友之前就吃过亏,点了个”支付宝安全验证”链接,结果是钓鱼页面,输了密码差点被盗刷,后来还是支付宝客服打电话提醒才保住钱——你看,绕开链接,走官方渠道,才是最稳的。


如何快速识别电脑里的文件是不是伪装的木马?

最简单的方法是强制显示文件后缀:打开“此电脑”→点击“查看”→勾选“文件扩展名”,真实后缀会完整显示(如“工作 docx.exe”),看到.exe、.bat等可执行后缀需警惕。另外右键文件查看“属性”,正规软件会有可验证的数字签名(如微软、Adobe等公司名称),若显示“未验证”或签名者陌生,直接删除即可。

钓鱼链接和正规链接看起来很像,怎么区分?

主要看域名:正规链接域名通常简洁(如银行用“.com.cn”“gov.cn”,快递用“sf-express.com.cn”),钓鱼链接常含多余字符(如“icbc-bank.xin”“taobao-pay.vip”)。手机长按链接、电脑鼠标悬停链接,可查看完整域名;不确定时,手动打开官方APP/官网,不直接点短信、邮件里的链接。

系统更新总是提示,一定要马上更新吗?多久更新一次合适?

开启系统自动更新(电脑在“设置-更新和安全”,手机在“设置-系统更新”),让补丁在后台自动安装。普通更新可在空闲时进行,但若提示“高危漏洞修复”(如“远程代码执行漏洞”),需立即更新——这类漏洞被黑客利用的风险极高,国家网络安全漏洞共享平台(CNVD)曾提醒,超过30天未修复漏洞的设备,被入侵概率增加80%。

平时用什么杀毒软件防护比较好?免费的够用吗?

个人用户用主流免费杀毒软件即可,比如火绒、360安全卫士、腾讯电脑管家等,关键是要开启“实时防护”并及时更新病毒库(病毒库每天至少更新1次)。注意别同时装多个杀毒软件(可能冲突卡顿),定期用“全盘扫描”功能( 每周1次,扫描时关闭其他程序),能有效检测潜伏的木马程序。

手机会中木马吗?和电脑中木马的症状一样吗?

手机也会中木马,且途径和电脑类似:点击钓鱼链接、安装伪装APP(如改图标为“美颜相机”的病毒程序)、系统漏洞未修复等。症状可能有:耗电突然变快、流量异常增加、弹出陌生广告、APP闪退等。防范方法和电脑相同:显示文件后缀(手机在文件管理设置中开启)、不点陌生链接、及时更新系统和APP,发现异常及时用手机管家全盘扫描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mayiym.com/42804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0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

社交账号快速登录

微信扫一扫关注
如已关注,请回复“登录”二字获取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