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是不是也曾刷到过别人用AI画出的专属风格插画——比如把自己家猫咪画成宫崎骏动画风格,或者让照片里的风景变成水墨山水画?其实这些都不用依赖付费平台,用自己的普通电脑就能搞定。我去年帮表妹训练过一个“二次元闺蜜”模型,她当时连Python是什么都不知道,跟着步骤走,3个小时就生成了第一批可用的图片。今天就把这套“小白友好”的本地训练方法拆解给你,全程免费,连软件都是开源的,看完你也能上手。
准备工作:你需要的硬件和软件(全免费)
先说硬件,别被“训练模型”吓到,现在的工具对配置要求真不高。我表妹用的是5年前买的笔记本,i5处理器+16GB内存+GTX 1650显卡(4GB显存),照样能跑。如果你的电脑是近两年买的,哪怕是轻薄本,只要有独立显卡(2GB以上显存)基本都能试试。要是实在没显卡,也能用CPU训练,就是慢点,一晚上出结果没问题。
软件方面,我对比过市面上5种主流工具,整理了一张表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:
工具名称 | 操作难度 | 硬件要求 | 适合人群 |
---|---|---|---|
Kohya_ss | ★★☆☆☆ | 显卡4GB+,支持Windows | 零基础,想要快速上手 |
Stable Diffusion WebUI | ★★★☆☆ | 显卡6GB+,全系统兼容 | 想顺便学SD出图的用户 |
LoRA Trainer(在线版) | ★☆☆☆☆ | 无需本地配置,依赖云端 | 完全没电脑基础,愿意等云端排队 |
我个人最推荐Kohya_ss,它有中文界面,安装包自带教程,连环境配置都是一键脚本,去年帮表妹装的时候,她对着视频教程点鼠标,15分钟就搞定了软件安装。你可以去它的GitHub仓库下载最新版(链接:https://github.com/bmaltais/kohya_ss nofollow),里面有详细的安装说明,跟着走就行。
手把手训练流程:3小时搞定第一个专属模型
准备好工具后,咱们开始实操。这里以“训练自己宠物的卡通风格模型”为例,你可以替换成任何你想生成的主题(比如人像、风景、二次元角色)。
第一步:整理数据集(最关键的一步!)
很多人训练失败,问题就出在数据集上。我之前帮朋友训练“汉服模特”模型,他一股脑塞了200张图片,有正面、侧面、远景、近景,甚至还有几张穿西装的照片,结果模型彻底懵了——出图时人物要么穿一半汉服一半西装,要么脸和身体比例失调。后来我让他精选了30张风格统一的正面近照,背景简单(比如纯色背景或简单室内),像素都调整到512×512,训练效果立刻好了80%。
你整理数据时记住三个原则:
整理好后,给每张图片命名时加个“触发词”,比如你的猫咪叫“煤球”,就命名为“煤球_001.jpg”“煤球_002.jpg”,这样训练后输入“煤球 卡通风格”就能精准调用模型了。
第二步:参数设置(跟着填,错不了)
打开Kohya_ss,点击“LoRA训练”(LoRA是目前最适合新手的训练方式,显存占用小、速度快)。这里的参数看起来复杂,其实跟着填就行:
填完后点击“开始训练”,软件会自动处理数据、跑模型。这时候你可以去喝杯咖啡,4GB显存的电脑大概2-3小时,6GB以上1.5小时就能跑完。
第三步:测试模型效果(及时调整)
训练结束后,在Kohya_ss的“模型测试”界面,输入“触发词+风格描述”,比如“煤球 可爱卡通 白色背景”,点击生成。如果出图模糊、五官扭曲,别急着删模型——大概率是数据集里有模糊的照片,或者训练轮次不够。我之前遇到过一次,生成的猫咪眼睛总是歪的,后来发现数据集中有3张照片猫咪在眨眼,删掉后重新训练10轮就好了。
避坑指南+效果提升:让你的模型出图超越90%新手
搞定了“能训练”,接下来咱们解决“出好图”的问题。我整理了去年带5个新手训练时遇到的高频问题,每个问题都附上原因和解决方案,照着做,你的模型效果至少能提升一个档次。
训练中最容易踩的5个坑(附解决方案)
坑1:训练到一半提示“显存不足”
这是新手最常遇到的问题。去年表妹的电脑是4GB显存,第一次训练时没注意批次大小填了“2”,结果跑了20分钟就卡住了。解决方法很简单:
坑2:出图总是“千人一面”或“千图一面”
这就是“过拟合”了,模型把训练数据记太牢,不会举一反三。就像你背英语单词只背了例句,换个句子就不会用了。解决办法:
坑3:模型“失忆”——训练后反而画不出基础元素
比如训练“古风美女”后,输入“古风美女 骑马”,结果马画得像狗。这是因为模型“忘记”了基础模型的知识。解决方法是设置“保留率(Preservation Rate)”,在Kohya_ss里填0.2(20%),意思是让模型保留20%的基础模型能力,别把所有知识都覆盖了。
坑4:训练时间超长,等得没耐心
除了硬件升级,有个小技巧:用“预训练模型”当基础。比如训练卡通风格,先下载别人训练好的“卡通基础模型”(可以在CivitAI网站找,链接:https://civitai.com nofollow),再在这个基础上训练你的专属数据,能节省50%时间。我上次用了一个“Q版基础模型”,原本3小时的训练缩短到1.5小时。
坑5:出图色彩“脏脏的”,不如别人的鲜亮
这大概率是数据集的色彩不统一导致的。比如你训练时用了10张暖色调照片、10张冷色调照片,模型就会“纠结”用哪种色调。解决办法:用PS或手机修图软件,把所有图片的色温、饱和度调整一致,比如统一调成“暖黄色调,饱和度+10”,亲测这个方法能让出图色彩立刻干净很多。
3个实战技巧:从“能出图”到“出好图”
技巧1:用“对比测试”找到最佳参数
新手别指望一次就成功,可以多训练几个版本对比。比如固定其他参数,分别用16、24、32的网络维度各训练一次,测试后你会发现:24维度的模型既能保留细节,文件又不会太大(通常200-300MB),手机也能轻松加载。
技巧2:给模型“留后路”——定期保存中间结果
在Kohya_ss的“保存设置”里勾选“每5轮保存一次中间模型”,这样即使最后训练失败,你还能找回第15轮或第20轮的模型。我去年帮朋友训练“游戏角色”模型,第25轮过拟合了,但第20轮的模型效果很好,最后用那个版本微调了一下,反而成了他最常用的模型。
技巧3:善用社区资源,少走弯路
国内的“AI绘画吧”“Stable Diffusion中文社区”里有很多新手教程,你遇到问题时搜关键词,90%的问题都有人问过。比如我之前不知道怎么调整“面部细节”,在社区看到有人分享“增加5张面部特写照片到数据集,学习率调低到1e-5,额外训练5轮”,试了之后人物眼睛、鼻子的细节立刻清晰了。
如果你按这些步骤试了,记得回来告诉我你的模型主题和效果!之前有读者用这套方法训练了“自家宝宝的绘本风格模型”,现在每天用AI生成睡前故事插画,孩子特别喜欢。其实AI绘画模型训练没那么玄乎,关键是耐心和细节——数据集整理得越用心,参数调得越细致,模型就越“懂你”。
你训练完模型之后啊,电脑会自动帮你存一个文件,一般是“.safetensors”或者“.ckpt”格式的,大小差不多200-500MB,跟手机里一个普通APP的安装包差不多,随便找个文件夹存着就行,别弄丢了。想用的时候也简单,比如你平时用Stable Diffusion画画,就打开软件,在左边菜单栏找“模型”或者“Model”选项,点“从文件导入”,找到你存的那个模型文件,选中加载就行。加载完之后,记得输入你训练时设置的“触发词”——就像之前说的“煤球 卡通风格”,再加上你想要的细节描述,比如“煤球 卡通风格 戴红色蝴蝶结 坐在草地上”,点生成按钮,模型就会按你训练的风格出图了。
对了,我之前帮朋友导模型的时候,他老说“找不到文件”,后来才发现他把模型存在桌面文件夹里,结果软件默认去“models/Lora”文件夹里找,所以你最好把模型存到绘画工具的默认模型文件夹里,比如Stable Diffusion的话,就存在“stable-diffusion-webui/models/Lora”下面,这样下次打开软件直接在模型列表里选就行,不用每次都手动导入,省事儿。
至于分享给别人嘛,当然可以啊。你把那个模型文件用微信、QQ或者网盘发过去就行,对方拿到之后,跟你用的步骤一样,在他的绘画工具里导入,输入相同的触发词,就能生成和你训练的风格一样的图了。不过有个事儿得注意,要是你训练模型的数据集里有自己的照片、别人的隐私图,或者版权受保护的图片(比如动漫截图、明星照片),这种模型最好别随便分享,之前就有网友分享训练的明星模型,结果被投诉侵权,得不偿失。要是训练的是通用主题,比如“水墨风景”“Q版小动物”这种,随便分享没问题,还能跟朋友一起玩呢。
训练AI绘画模型需要很高的电脑配置吗?
不需要。文章中提到,普通笔记本电脑(如i5处理器+16GB内存+2GB以上显存的独立显卡)就能满足基础训练需求。比如4GB显存的GTX 1650显卡,训练一个简单模型约2-3小时;即使没有独立显卡,用CPU也能训练,只是时间较长(通常需要6-8小时)。新手无需追求高端配置,先用现有设备尝试,效果满意后再考虑升级硬件。
训练一个AI绘画模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?
训练时间主要取决于电脑配置和模型复杂度。以常见场景为例:4GB显存的显卡训练20-30轮(基础模型)约2-3小时;6GB以上显存的显卡可缩短至1.5小时左右;若用CPU训练,时间会延长到6-8小时。训练过程中电脑可以后台运行,无需一直盯着,完成后会自动保存模型文件,你可以设置提示音或定时查看进度。
训练出的模型效果不好,总是画崩怎么办?
先从两方面排查:一是数据集问题,检查图片是否清晰、风格是否统一(比如训练“卡通猫”别混入写实照片),数量控制在20-50张即可,太多反而容易“学杂”;二是参数设置,新手可优先调整学习率( 2e-4)和训练轮次(20-30轮),若出现“过拟合”(画面扭曲、细节混乱),可减少训练轮次或增加5-10张同类但不同主体的“正则化图片”。
完全没有编程基础,能学会本地训练吗?
能。目前主流训练工具(如Kohya_ss)都是图形界面,无需编写代码,全程通过鼠标点击操作。比如文章中提到的表妹,之前对Python一无所知,跟着教程15分钟完成软件安装,3小时就训练出第一个可用模型。工具内置一键配置脚本,会自动处理环境依赖,你只需按步骤整理数据集、填写参数,新手友好度很高。
训练好的模型怎么用?可以分享给别人吗?
训练完成后,模型会保存为“.safetensors”或“.ckpt”格式的文件(通常200-500MB)。使用时,在Stable Diffusion、ComfyUI等绘画工具中导入模型,输入训练时设置的“触发词”(如“煤球 卡通风格”)即可生成图片。模型文件可以通过网盘、社交平台分享给他人,对方导入相同工具即可使用,但注意不要分享涉及版权或隐私的数据集训练的模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