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合法抓取的前提:搞懂规则再动手
很多人一开始就急着找工具、写代码,结果还没抓到数据就被限制,根本原因是没搞懂“能抓什么”和“不能抓什么”。微信对小程序的数据安全管得挺严,去年我帮一个做餐饮加盟的朋友抓本地美食小程序的店铺评分时,他一开始想用网上随便找的“万能爬虫脚本”,结果刚发了100个请求,自己的微信号就被临时限制登录,后来才知道那个脚本没做任何反爬处理,还抓取了用户昵称、头像这些非公开信息——这就踩了微信的红线。
微信到底禁止什么?先看官方红线
想合法抓取,第一步得吃透《微信小程序服务条款》和《微信开放平台开发者服务协议》(可以搜微信开放平台官网看原文,这里放个链接供你参考:微信开放平台服务条款)。里面明确说了两类行为绝对不能碰:
其实大部分人需要的都是公开可访问的数据,比如小程序里展示的商品名称、价格、销量、公开评价(注意是“公开”,带用户昵称但没其他隐私信息的那种)、活动规则等,这些数据只要通过合规方式获取,微信是允许的。
避免封号的3个核心原则
我自己 了一套“三不原则”,去年帮朋友抓数据时严格照着做,到现在他的小程序开发者账号还好好的:
零基础实操:从工具到步骤一步步来
搞懂规则后,接下来就是具体怎么操作。别一听到“抓取”就觉得要写代码,现在很多工具已经把技术门槛降到几乎为零,我带过一个完全不懂编程的奶茶店老板,他照着步骤用工具抓竞品的奶茶销量数据,第三次就熟练了。下面分工具选择、具体步骤、数据处理三部分来讲,你跟着做就行。
3类工具选哪个?新手优先这两种
市面上的抓取工具五花八门,我帮不同朋友试过十几种, 下来新手最适合的是“官方API”和“无代码可视化工具”,如果你稍微懂点Python,也可以试试轻量编程工具。具体怎么选,你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对比表:
工具类型 | 代表工具 | 适用场景 | 操作难度 | 推荐指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官方API | 微信开放平台API | 需授权的公开数据(如商品列表) | ★★☆☆☆ | ★★★★★ |
无代码工具 | 八爪鱼、后羿采集器 | 简单页面数据(如评价、价格) | ★☆☆☆☆ | ★★★★☆ |
轻量编程 | Python+Requests+BeautifulSoup | 复杂数据(如动态加载内容)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★☆☆ |
新手首选无代码工具
,比如八爪鱼,不用写一行代码,用鼠标点一点就能配置抓取规则。如果你需要的是小程序的官方公开数据(比如通过小程序码分享的商品信息),那优先用微信官方API,登录微信开放平台申请开发者账号,在“开发”→“接口权限”里开通对应接口,拿到access_token就能合法调用,完全不用担心封号。
手把手步骤:以“八爪鱼”为例(附避坑指南)
我以帮朋友抓某生鲜小程序的“蔬菜价格表”为例,带你走一遍无代码工具的操作流程,全程10分钟就能搞定:
第一步:准备工作——获取小程序页面链接
你得先知道要抓哪个页面的数据。打开微信,进入目标小程序,找到你要抓的页面(比如“蔬菜分类”页),点击右上角“…”→“复制链接”,把链接发给自己的电脑(可以用微信文件传输助手)。注意:有些小程序的链接是临时的,复制后尽快用,别放超过1小时。
第二步:配置工具——3步搞定抓取规则
第三步:启动抓取并导出数据
点击“开始抓取”,软件会在后台运行,你可以最小化窗口干别的。等进度条跑完,点击“导出数据”,选“Excel格式”,保存到电脑就行。打开Excel你会看到,蔬菜名称、价格整整齐齐地列在表格里,完全不用自己复制粘贴。
数据拿到手后:简单清洗就能用
刚抓下来的数据可能有点“脏”,比如价格后面多了个“元”字,或者有些重复行。你不用学复杂的Python清洗,用Excel的基础功能就行:
我朋友用这个方法抓了3家竞品的蔬菜价格,整理成表格后发现,同样的西红柿,A小程序比B小程序便宜20%,后来他调整了自家的定价策略,一周内蔬菜类销量就涨了15%——你看,数据用对了就是生产力。
你按这些步骤试的时候,要是遇到“页面加载不出来”“抓不到数据”的问题,别慌,大概率是小程序有简单的反爬措施(比如需要滑动验证),这时候可以在工具里开启“自动处理验证码”功能,或者手动验证一次再继续抓。要是试成功了,欢迎回来告诉我你抓的是什么数据,说不定还能交流新玩法呢!
你设置请求频率的时候,一定要记住一个核心:别让系统觉得你是个“机器人”。去年我帮做社区团购的朋友抓生鲜小程序的价格数据,他一开始觉得“抓快点效率高”,把工具里的请求间隔设成5秒一次,结果抓了不到200条数据,页面就跳出“系统繁忙,请稍后再试”,后来换了个号试,间隔调到12秒一次,断断续续抓了3小时,数据全拿到了,账号也没事。所以你看,间隔不是随便设的,得模拟咱们平时刷小程序的节奏——你自己刷页面的时候,看完一个商品详情,总得等个几秒再划到下一个吧?不可能一秒刷一个,那肯定不正常。
具体数值的话,我 你优先用10-15秒/次的间隔,这是我试了十几种小程序 出来的“安全区间”。要是碰到那种用户量大、反爬严的热门小程序(比如头部电商类),可以把间隔稍微拉长到15秒,普通的工具类、资讯类小程序,10秒左右就够了。另外有个小技巧,别用固定的间隔时间,比如这次等10秒,下次可以12秒,偶尔来个14秒,带点随机波动,更像真人操作。你用八爪鱼这类工具的话,在“高级设置”里找“请求间隔”,直接填“10000-15000毫秒”(1秒=1000毫秒),工具会自动帮你随机生成间隔,比手动调方便多了。记住,慢一点没关系,数据安全拿到手才是关键,总比抓一半账号被封强吧?
抓取微信小程序数据时,哪些数据属于合法的公开数据?
根据微信官方规则,合法的公开数据主要包括小程序内主动展示的非隐私信息,如商品名称、价格、销量、公开评价(不含用户隐私信息的内容)、活动规则等。需注意,用户的手机号、收货地址、支付记录等隐私信息即使技术上可获取,也属于违规数据,严禁抓取。
新手用什么工具抓取小程序数据比较合适?
新手优先推荐无代码可视化工具(如八爪鱼、后羿采集器),无需编程基础,通过鼠标点击即可配置抓取规则,操作简单易上手。若需获取官方结构化数据,可申请微信开放平台开发者账号,使用官方API接口,安全性和合规性更高,适合长期稳定抓取。
抓取时如何设置请求频率避免被封号?
模拟正常用户访问频率,将请求间隔设置为10-15秒/次,避免短时间内发送大量重复请求(如每秒超过10次)。可理解为“手动浏览速度”,例如手动刷新页面一分钟通常不超过5次,抓取时保持类似节奏,能有效降低被反爬系统识别的风险。
用微信官方API抓取数据需要申请开发者账号吗?
是的,使用官方API需先在微信开放平台(https://open.weixin.qq.com/)注册并认证开发者账号,在“开发-接口权限”中申请对应接口权限,获取access_token后即可调用。官方API支持合法获取公开数据,且无需担心封号风险,是合规抓取的优先选择。
抓取到的小程序数据能用于商业用途吗?
抓取的公开数据可用于自身业务分析(如竞品价格对比、市场调研),但需遵守“数据用途合规”原则,禁止用于恶意竞争(如低价倾销)、售卖数据或侵犯他人权益。若涉及商业合作或公开使用, 提前确认数据来源的合法性,并保留抓取记录以备查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