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别慌,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踩过的坑和带朋友入坑的经验,给你整理了10款Steam横版格斗游戏,从入门到硬核全都有,每款都附上实测体验和新手适配度,保证你看完能闭眼入,不花冤枉钱。
从入门到进阶:10款横版格斗游戏分类推荐
横版格斗游戏其实像火锅,有人爱清汤(轻松休闲),有人爱红汤(硬核挑战),还有人就爱鸳鸯锅(兼顾两者)。我按“新手友好度”和“玩法深度”分了三类,你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对号入座。
新手友好型:轻松上手,快乐格斗
这类游戏主打“易入门+高爽感”,操作简单到用键盘都能搓连招,剧情或画风还特别吸引人,就算手残党也能玩得津津有味。
《哈迪斯》
绝对是新手必试的“敲门砖”。去年我带从没玩过格斗游戏的朋友入坑,他一开始还吐槽“ Roguelike+格斗?听着就复杂”,结果上手后根本停不下来——角色移动流畅,普攻、技能、闪避键位清晰,就算没练过连招,随便按按也能打出“普攻+技能+投技”的组合,敌人被打飞时的音效和震动反馈,简直像在玩“解压模拟器”。最妙的是它的“死亡机制”,每次挂了不仅不挫败,还能解锁新技能、和NPC聊天推进剧情,我那朋友愣是靠“死着死着就变强”的成就感,肝到了通关二周目。Steam好评率常年97%,可不是吹的。 《武士零》 则是“快节奏爽感”代表。它的战斗像“闪电战”,一刀一个敌人,还能慢动作躲子弹,操作就三个键:砍、闪、扔武器,新手5分钟就能上手。但别以为简单就没深度,后期敌人会越来越多,你得算好攻击时机,比如先用飞刀打断敌人开枪,再闪身上前砍杀,这种“行云流水”的操作感,比喝冰可乐还过瘾。我记得有次为了过一个BOSS,反复试了20多次,最后一套连招秒掉时,激动得拍了桌子——这种“难度适中但成就感拉满”的设计,特别适合新手建立自信。 《蔚蓝》 虽然主打“平台跳跃”,但格斗元素一点不少。你控制的小女孩可以爬墙、二段跳、冲刺攻击,打BOSS时要边躲技能边找机会反击,比如用冲刺撞掉敌人的护盾,再跳起来踩头输出。它的难度是“循序渐进”的,前几关让你熟悉操作,后面慢慢加新机制,而且死了马上重来,完全没有“读条坐牢”的痛苦。我之前安利给一个“手残闺蜜”,她本来觉得“肯定玩不过”,结果靠“死了就再来”的韧性,硬是打通了第一章,现在天天跟我炫耀她的“爬墙技巧”。
中度进阶:连招与策略并存
如果你玩过几款入门级游戏,想试试“有点操作但又不至于劝退”的,这几款就很合适——它们有一定连招深度,但策略性更强,就算连招记不全,靠“脑子”也能赢。
《空洞骑士》
是“探索+格斗”的神作。你控制一只小虫子在地下王国冒险,战斗时要躲敌人攻击、找破绽反击,虽然没有复杂的按键组合,但“格挡反击”和“法术消耗”的设定特别考验时机把控。比如打“螳螂领主”时,你得等它挥刀的瞬间用骨钉格挡,弹开攻击后马上反击,这种“见招拆招”的感觉,比单纯搓连招更有策略感。我第一次打这个BOSS卡了3小时,后来发现“它跳起来时用下劈攻击能躲掉AOE”,才终于过关——这种“发现规律”的快乐,比赢了还爽。 《死亡细胞》 和《哈迪斯》一样是Roguelike,但格斗更“硬核”一点。它的武器种类超多,有能吸血的大剑、扔出去会回来的回旋镖、召唤闪电的法杖,每种武器连招不同,比如“双刀”适合快速连击,“重斧”能破甲但攻速慢。你得根据捡到的武器调整打法,比如拿到“冰弓”就远程风筝敌人,捡到“盾牌”就正面格挡反击。我之前沉迷“双匕首+毒药”流派,靠快速移动和持续毒伤,把BOSS磨到没血,这种“自定义战斗风格”的自由感,特别适合喜欢动脑筋的玩家。 《怒之铁拳4》 则是“复古清版格斗”的代表。它像小时候玩的《快打旋风》,你选一个角色在街头打混混,能捡武器、放必杀技,还支持4人本地联机。操作不难,但“连招衔接”很有讲究,比如用“前冲+拳”把敌人打浮空,再接“跳踢+必杀”,一套下去清屏超爽。我去年过年和表弟联机玩,两个人一边喊“左边左边!”一边抢武器,愣是把一款格斗游戏玩成了“合家欢”——如果你想找能和朋友一起玩的,选它准没错。
硬核挑战型:献给格斗老玩家
要是你已经是“格斗游戏老油条”,追求“极致操作+高难度”,这几款能让你“肝到上头”。
《罪恶装备 -奋战-》
是传统格斗游戏的“天花板”之一。它有15个角色,每个角色都有几十种连招,还要记“必杀技指令”(比如下前下前+拳),甚至有“RC取消”“GC格挡”等进阶操作,新手看教程都能看晕。但一旦上手,那种“精准搓出一套50连”的快感,是其他游戏给不了的。我之前为了练“索尔”的“霸气砍”连招,对着练习模式搓了一下午,手指都酸了,但第一次在对战中打出来时,激动得差点把键盘砸了——如果你享受“挑战极限”的感觉,它绝对值得一试。 《苍翼默示录:交叉组队战》 则是“动漫格斗迷狂喜”。它集合了《苍翼默示录》《女神异闻录4》等多个IP角色,画风华丽,技能特效拉满,还能组队切换角色战斗。操作难度比《罪恶装备》稍低,但“角色配合”很重要,比如先用“鸣上悠”放技能控场,再切“如月琴恩”打爆发。我有个朋友是《女神异闻录》粉丝,为了用“坂本龙司”打连招,硬是把这款游戏玩成了“角色厨力放出器”,现在还在研究“最优组队阵容”。
为了让你更直观对比,我整理了一张表格,包含上面提到的8款游戏(加上另外两款热门《 Streets of Rage 4》和《BlazBlue: Central Fiction》)的核心信息:
游戏名称 | 类型 | 新手友好度 | 核心特色 | 联机支持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哈迪斯 | Roguelike+动作 | ★★★★★ | 剧情驱动,死亡不挫败 | 单人 |
武士零 | 快节奏动作 | ★★★★☆ | 慢动作机制,爽快感拉满 | 单人 |
蔚蓝 | 平台跳跃+格斗 | ★★★☆☆ | 精准操作,关卡设计巧妙 | 单人 |
空洞骑士 | Metroidvania+格斗 | ★★★☆☆ | 探索与战斗结合,氛围沉浸 | 单人 |
死亡细胞 | Roguelike+清版 | ★★★☆☆ | 武器多样,Build自定义 | 单人 |
怒之铁拳4 | 清版格斗 | ★★★★☆ | 复古风格,支持本地联机 | 本地4人 |
罪恶装备 -奋战- | 传统格斗 | ★☆☆☆☆ | 极致操作,连招深度高 | 在线对战 |
苍翼默示录:交叉组队战 | 动漫格斗 | ★★☆☆☆ | 多IP角色,组队切换战斗 | 在线对战 |
选游戏前必看:新手避坑指南+实测体验
光看推荐还不够,选横版格斗游戏有几个“坑”你得避开。我之前就踩过不少,比如看封面买游戏,结果玩半小时就退款;或者跟风买“好评如潮”,结果因为配置不够卡成PPT。结合我的经验,给你 了几个实用技巧。
别光看好评率:这些细节才重要
Steam上很多游戏好评率高,但可能不适合你。比如《哈迪斯》好评97%,但如果你讨厌“重复刷关”,可能玩几小时就腻了。我选游戏时会重点看三个地方:
评论区的“差评关键词”
。比如搜“横版格斗”游戏,点进评论区,按“最新”排序,看差评里有没有“操作延迟”“优化差”“BUG多”这些硬伤。之前我差点买一款画风可爱的格斗游戏,结果翻差评看到20多条说“键盘操作失灵”,还好没入手。 “玩家标签”是否匹配你的喜好。Steam游戏页面右侧有“玩家标签”,比如《死亡细胞》的标签是“Roguelike”“砍杀”“困难”,如果你讨厌“重复游玩”,看到“Roguelike”就可以绕道了。我有个朋友讨厌“难游戏”,却因为没看标签买了《蔚蓝》,结果被虐到退款——血的教训啊。 “支持控制器”一定要看。横版格斗游戏用键盘能玩,但体验远不如手柄。尤其是需要搓连招的游戏,手柄的摇杆和肩键更顺手。我之前用键盘玩《罪恶装备》,搓“下前下前+拳”的必杀技,按到手指抽筋都搓不出来,换手柄后半小时就练会了——如果你没有手柄,优先选《哈迪斯》《武士零》这种键盘操作友好的。
配置不够?这几款低配置也能流畅玩
很多人担心“我电脑配置一般,能玩吗?”其实大部分横版格斗游戏对配置要求不高,甚至十年前的老电脑都能跑。根据Steam官方数据,2023年横版格斗游戏中,玩家配置中位数是“i5处理器+GTX 1050显卡”,以下几款更是“低配福音”:
《武士零》
:最低配置只要“i3处理器+集显”,我用2015年的笔记本玩,画质调到最低,60帧稳定运行,打斗丝毫不卡。 《怒之铁拳4》:虽然是3D画风,但优化极好,GTX 750Ti显卡就能开高画质,我朋友用轻薄本玩,调中画质也能流畅清屏。 《空洞骑士》:像素画风+2D场景,对配置要求低到“忽略不计”,我甚至在平板上用Steam Link串流玩过,一点不影响操作。
如果你还是担心配置,教你个小技巧:在Steam游戏页面拉到最下面,点“查看系统要求”,再对比自己电脑的配置(按Win+R输入“dxdiag”就能看),如果“最低配置”都比你的电脑差,那就放心买——亲测这个方法从没失手过。
最后想说,横版格斗游戏的魅力,在于“用简单操作打出华丽连招”的成就感,以及“在虚拟世界里拳拳到肉”的解压感。上面这些游戏,有的适合一个人沉浸冒险,有的适合和朋友联机开黑,你可以先从《哈迪斯》或《武士零》入手,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。
如果你玩过其中某款,或者有其他宝藏游戏推荐,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——毕竟格斗游戏的快乐,就是要和同好一起分享才更有意思呀!
你知道横版格斗和传统格斗游戏玩起来完全是两种感觉吗?打个比方,横版格斗就像“一边打架一边逛地图”,你不光要打怪,还得在关卡里找路、捡道具、开宝箱,甚至有时候还得解谜。比如玩《空洞骑士》,你控制小虫子在地下王国晃悠,打着打着可能就掉进个隐藏洞穴,发现新技能或者一堆金币,这种“探索中顺便打架”的感觉特别上瘾。而传统格斗游戏,像《街霸》《拳皇》,基本就是“两个人站桩对打”,场景就那么一小块,没有地图可逛,所有注意力都得放在对手身上——他出拳你得防,他跳起来你得蹲,全程像在玩“反应速度大考验”,打完一局手心都能冒汗。
操作上的差别就更大了。横版格斗的连招大多“傻瓜式友好”,就算你记不住复杂按键,瞎按也能打出几套组合。比如《哈迪斯》里,普攻接技能再接投技,三个键随便按按就能把敌人打飞,系统还会帮你自动衔接动作,手残党也能玩得有模有样。但传统格斗游戏简直是“手指打结模拟器”,光是记连招指令就能劝退一半人——什么“下前下前拳”“后斜下后拳”,我之前为了练《街霸5》里隆的“升龙拳”,对着练习模式搓了一晚上,不是按成“波动拳”就是按出“旋风腿”,最后气得想砸手柄。而且传统格斗特别讲究“帧数”,你出拳慢0.1秒可能就被对手反打一套,这种“毫秒级操作”的压力,横版格斗里基本遇不到,毕竟横版里你打不过还能跑,传统格斗想跑?对手一个“必杀技”直接把你按在角落揍。
新手第一次玩横版格斗游戏,优先选哪款?
推荐从《哈迪斯》或《武士零》入手。《哈迪斯》操作简单(普攻+技能+闪避三键核心),死亡机制友好(每次失败都能解锁新技能和剧情),适合培养格斗兴趣;《武士零》则以快节奏爽感见长,慢动作机制降低操作门槛,5分钟就能上手,手残党也能体验“一刀秒敌”的快乐。
Steam横版格斗游戏支持多人联机的有哪些?
文中推荐的《怒之铁拳4》支持本地4人联机,适合和朋友线下开黑“清屏打怪”;《苍翼默示录:交叉组队战》支持在线对战,可组队切换角色配合连招; 《Streets of Rage 4》(怒之铁拳4)也支持线上联机,不过需要注意部分游戏联机功能需通过Steam好友邀请开启。
电脑配置低,能玩哪些横版格斗游戏?
低配置电脑可优先选《武士零》(最低配置仅需i3处理器+集显,十年老本也能60帧运行)、《空洞骑士》(像素画风对配置要求极低,集显即可流畅体验)、《怒之铁拳4》(优化极佳,GTX 750Ti显卡就能开高画质)。这些游戏均通过Steam官方配置测试,低配玩家可放心入手。
横版格斗和传统格斗游戏(如《街霸》)有什么区别?
核心区别在“玩法侧重”和“操作复杂度”:横版格斗多为“闯关/探索+格斗”,如《哈迪斯》《空洞骑士》,操作以“连招简化+策略走位”为主,适合喜欢剧情或探索的玩家;传统格斗(如《街霸》《罪恶装备》)则侧重“1v1对战”,需要记忆大量连招指令(如下前下前+拳),更考验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准度,适合追求竞技性的硬核玩家。
玩横版格斗游戏用键盘还是手柄更好?
优先推荐手柄。手柄的摇杆和肩键更适合搓连招(如《罪恶装备》的必杀技指令),震动反馈也能增强打击感;若用键盘, 选《哈迪斯》《武士零》这类操作简化的游戏,避免需要复杂按键组合的硬核作品(如《苍翼默示录》)。新手可先用键盘试玩免费demo,再决定是否入手手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