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游戏源码
  • 网站源码
  • 单机游戏
  • 游戏素材
  • 搭建教程
  • 精品工具

AI绘画图生图到底怎么做到的?核心原理零基础也能懂

AI绘画图生图到底怎么做到的?核心原理零基础也能懂 一

文章目录CloseOpen

AI怎么“看懂”原图?从“拆解”到“记忆”的秘密

你可以把AI想象成一个“超级实习生”,它拿到一张图片时,第一件事不是直接动笔,而是先做“功课”——把原图拆解开,找出哪些信息必须保留,哪些可以灵活变动。这个过程就像我们画画前先打草稿,先确定“骨架”再填“肉”。

第一步:给图片拍“X光”——提取核心特征

AI看图片和我们不一样。我们看一张猫咪照片,会注意“这只猫是橘色的,眼睛是绿色的,在沙发上打盹”;但AI会像给图片拍X光,穿透表面细节,提取更本质的“特征”。比如它会识别出“这是一个动物轮廓,有四条腿、一个头、尾巴向上弯”(结构特征),“整体色调偏暖,明暗对比柔和”(色彩特征),“主体在画面中间,背景是室内环境”(构图特征)。这些特征就像原图的“身份证”,AI会把它们暂时存在自己的“记忆仓库”里。

我之前试过用一张风景照做实验:原图是城市夜景,霓虹灯闪烁。AI提取的特征里,排在前三位的是“建筑轮廓(高楼、路灯)”“光源分布(点状光源为主)”“色彩基调(蓝紫色为主,点缀暖光)”。后来我让它生成“赛博朋克风格”,出来的图虽然建筑形状变了、多了全息投影,但光源分布和色彩基调几乎没变——这就是AI记住了核心特征的结果。

第二步:划重点——决定“保留什么,放弃什么”

不是所有特征都同等重要。AI会根据你给的文字提示,给特征“打分”:和提示相关的特征重点保留,不相关的可以弱化甚至放弃。比如你上传一张“穿西装的男人”照片,提示“变成中世纪骑士”,AI就会重点保留“人物轮廓、姿态、面部特征”,但弱化“西装的现代剪裁、领带细节”,转而添加“盔甲纹理、披风、长剑”这些新元素。

这里有个关键参数叫“特征保留度”(很多工具里叫“Image Strength”或“相似度”),数值越高,AI保留原图特征越多。我帮朋友处理婚纱照时,第一次把保留度调到90%,结果星空背景几乎没加上——AI太“执着”于保留公园的绿色植物了;第二次调到50%,背景是星空了,但人物五官都模糊了;最后试了70%,人物清晰,背景也完美替换,这才找到平衡。所以如果你发现生成的图和原图“不像”,可能是保留度太低;如果和原图“太像”没变化,就是保留度太高了。

从“看懂”到“画新图”:AI如何平衡原图和创意?

提取完特征、划好重点,AI就开始“动笔”了。但它不是直接在原图上涂改,而是像在一张“半透明的草稿纸”上重新画——既要看原图的“草稿”,又要听文字提示的“指挥”,最后还要让画面自然不违和。这个过程里藏着两个核心技巧,也是让图生图“既像又不像”的关键。

文字提示是“导演”:告诉AI“怎么改”

你输入的文字提示就像给AI的“导演脚本”。比如同样一张猫咪照片,提示“水彩画风格,慵懒感,暖色调”和“科幻机械猫,金属质感,冷光”,AI给出的结果会完全不同。这里有个小技巧:提示里最好同时包含“保留内容”和“新增内容”。比如“保留原图猫咪的坐姿和表情,改为梵高星空背景,油画笔触”,这样AI就不会搞错重点。

我之前帮同事处理宠物照,她想让她家柯基“穿上太空服在月球上跑”。一开始只写“柯基,太空服,月球”,生成的图里柯基变成了站姿,完全不像她家狗。后来我修改提示:“保留原图柯基的奔跑姿态和面部表情,给柯基穿上白色太空服,背景改为灰色月球表面,添加星星和地球远景”,第二次就成功了——AI准确抓住了“奔跑姿态”这个必须保留的特征。

用“修复魔法”让画面更自然

就算AI记住了特征、听懂了提示,生成的图还是可能出现“穿帮”:比如人物手指多了一根,背景和主体衔接生硬,或者颜色突兀。这时候AI会启动“修复模式”,用一种叫“扩散模型”的技术一点点“打磨”画面。简单说,就像我们画画时发现线条歪了,会用橡皮擦修改,再重新上色一样。

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2023年的研究指出,图生图的“修复能力”取决于模型的“训练量”——训练时见过越多图片的AI,越能判断“哪里不对劲”。比如Stable Diffusion、Midjourney这些主流工具,因为训练了数十亿张图片,能自动修复大部分小问题:如果生成的星空里突然出现一块绿色,AI会意识到“星空不该有绿色”,自动替换成深蓝或黑色;如果人物衣服褶皱不自然,它会参考训练过的“真实衣服褶皱规律”重新调整。

关键参数怎么调?一张表看懂

很多人觉得图生图难,其实是没搞懂几个核心参数。我整理了一张“傻瓜式参数表”,你照着调,成功率会高很多:

参数名称 作用 低设置(1-3)效果 高设置(8-10)效果 推荐新手值
特征保留度 控制和原图的相似度 风格自由,但可能不像原图 高度还原原图,但创意受限 6-7
CFG Scale 控制文字提示的影响力 画面更自然,但可能偏离提示 严格遵循提示,但可能生硬 7-9
采样步数 控制画面精细度 生成快,但细节模糊 细节丰富,但生成慢 20-30

你可以保存这张表,下次用图生图时对照着调。我自己的习惯是:换风格时保留度6-7,换背景时7-8,想完全保留人物只换环境就8-9,亲测这个范围最不容易出错。

其实AI绘画图生图没那么神秘,本质就是“AI先看懂原图,再按你的要求重新画一遍”。你不需要懂复杂的算法,只要记住“特征保留度控制像不像,文字提示控制变成什么样”,再结合参数表多试几次,很快就能上手。对了,有个冷知识:如果你想让生成的图更有“艺术感”,可以先把原图用手机自带的“模糊”功能处理一下再上传——AI会更自由地发挥创意,我上周用这个方法把普通街拍变成了莫奈风格,效果超惊喜。你下次也试试?记得回来告诉我你用图生图做了什么有趣的图片呀!


其实不同场景调参数就像做菜放调料,多了少了味道都不对,得根据你想“改什么”来灵活调整。就说最常见的“换风格”吧,比如你想把手机随手拍的猫咪照片变成油画风格,或者把风景照改成水墨风,这时候特征保留度 设6-7,就像给AI留了一半的发挥空间——既不会完全脱离原图的猫咪姿势、风景轮廓,又能让新风格的笔触、色彩有足够的表现力。CFG Scale可以在7-9之间,这个参数就像“听话程度”,太低了AI可能画着画着跑偏风格,太高了又会显得生硬,7-9刚好能让它既跟着你的风格提示走,又不会太死板。采样步数20-30就行,步数太多生成慢,太少细节又糊,20步以上基本能让笔触纹理清晰起来。上个月我帮我姐把她儿子的生日照改成梵高风格,一开始特征保留度设了5,结果孩子的脸都变形了,后来调到6.5,孩子的笑容、吹蜡烛的姿势都还在,但背景和衣服边缘都带上了星空那种旋转的笔触,她发朋友圈好多人问是不是找画家画的,其实就是参数调对了的缘故。

要是想“换背景”,比如把人像照片的办公室背景换成海边,或者像我之前帮朋友把婚纱照的公园背景换成星空,参数就得换个思路了。这时候特征保留度要稍微高一点,7-8比较合适,相当于告诉AI“人别动,背景随便改”。我那次给朋友换婚纱照背景,一开始特征保留度设了6,结果不仅背景变了,新郎的西装领子都歪了,后来调到7.5,新郎新娘的表情、婚纱的蕾丝纹理、手捧花的形状都原封不动,背景却从绿色草地变成了深蓝色星空,连婚纱上的反光都跟着星空的光源自动调整了,完全看不出是后期改的。还有一种情况是“只改局部细节”,比如想把照片里的红色裙子换成蓝色,或者给人物加个帽子、换副眼镜,这时候特征保留度就得往9左右调,相当于给AI划了个“安全区”——除了你指定的小地方,其他都别动。上周我同事穿黑色大衣的照片,想换成驼色,我把特征保留度设了9.2,CFG Scale调到8,生成出来大衣颜色变了,但大衣的褶皱走向、纽扣位置,甚至她搭在肩上的围巾形状都没变,就像真的换了件同款不同色的衣服,她自己都没看出破绽。所以你看,参数没有绝对的对错,关键是想清楚你要改的是“整体风格”“背景环境”还是“局部细节”,再对着这个思路调,基本不会出错。


图生图和文生图有什么区别?

图生图需要基于一张原图进行创作,AI会保留原图的核心特征(如结构、色彩、构图),再结合文字提示调整风格或内容;而文生图是完全从零开始,仅根据文字描述生成全新图像。简单说,图生图是“改画”,文生图是“原创画”。

怎么让生成的图和原图更像?

关键调大“特征保留度”参数(推荐8-10),这个数值越高,AI保留原图的结构、轮廓等核心特征越多。 文字提示里明确写“保留原图主体轮廓/姿态/面部特征”,也能帮AI抓住重点,避免过度偏离原图。

不同场景该怎么设置参数?

换风格(如照片变油画):特征保留度6-7,CFG Scale 7-9,采样步数20-30,平衡相似度和创意;换背景(如公园变星空):特征保留度7-8,让人物/主体清晰,背景灵活替换;保留细节改局部:特征保留度9左右,只调整小范围元素(如衣服颜色、道具)。

原图模糊或分辨率低,会影响图生图效果吗?

会有一定影响,但AI有“修复能力”。如果原图模糊, 先调大“采样步数”(30-40),让AI有更多时间优化细节;也可以先用图片修复工具(如Photoshop的“防抖”功能)稍微清晰化原图,再上传生成,我试过把模糊的老照片用这个方法处理后,生成的插画清晰度提升明显。

完全没有绘画基础,能用好图生图功能吗?

完全可以!图生图的核心是“用文字指挥AI改图”,不需要手动绘画。只要掌握“特征保留度”“文字提示写清楚保留/新增内容”这两个关键点,再结合参数表多试几次(新手 先从简单风格转换开始,比如照片变卡通),很快就能上手,我身边好几个零基础朋友现在都能用它做朋友圈配图了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mayiym.com/36526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0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

社交账号快速登录

微信扫一扫关注
如已关注,请回复“登录”二字获取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