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微信小程序广告为什么这么烦人?先搞懂广告从哪来
要去广告,得先知道这些广告是怎么「盯」上你的。我之前特意研究过,小程序广告主要分三种,每种的「烦人指数」还不一样。
第一种是弹窗广告,就是你打开小程序、切换页面时突然蹦出来的全屏广告,右上角通常有个小小的「跳过」按钮,有时候还故意设计成灰色,不仔细找根本看不见。上个月我帮同事设置时,她吐槽说用买菜小程序每次下单都要等5秒广告,有次手快点到「立即下载」,手机里多了三个没用的App。
第二种是贴片广告,常见于视频、小说类小程序,比如看短视频看到一半突然插广告,或者读小说每翻3页就出现半屏推广。我妈喜欢用戏曲小程序听戏,有次一个贴片广告播了1分钟,她以为手机卡了,直接把小程序删了,后来我才发现是广告没关。
第三种是信息流广告,藏在内容列表里,比如工具类小程序的「推荐」页、资讯类小程序的文章流里,长得跟正常内容很像,不注意就会点进去。我自己用记账小程序时,就经常误触底部的「理财推荐」广告,跳转后还得重新打开小程序,特别影响效率。
那这些广告是怎么精准找到你的?微信广告助手公众号2023年发过一篇说明,提到小程序广告分「基础广告」和「个性化广告」。基础广告是所有用户都能看到的,比如品牌推广;个性化广告就比较「聪明」,它会根据你的微信头像、地区、使用习惯(比如你常看母婴类小程序,就可能推奶粉广告)来推送。这就是为什么你昨天刚跟朋友聊完旅游,今天打开地图小程序就看到酒店广告——不是微信监听你说话,而是你的使用行为被「记录」了。
有数据显示,2024年小程序用户平均每天会遇到15-20次广告,其中62%的用户表示「经常误触广告」(来源:艾瑞咨询《小程序用户体验报告》)。其实这些广告不是不能关,只是微信把开关藏得比较深,大多数人没发现而已。
3步实操:不用工具,微信内直接去除90%广告(附避坑指南)
步骤一:关闭微信「个性化广告」,从源头减少精准推送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,相当于告诉微信「别根据我的喜好推广告」。操作超简单,我手把手带你走一遍:打开微信,点「我」→「设置」→「关于微信」→「隐私保护指引」,拉到最下面找到「个性化广告」,点击进入后关闭「个性化广告推荐」的开关。
这里有个细节要注意:关闭后不会立刻生效,微信官方说「通常需要24小时内完成设置」。我自己测试过,中午12点关的,下午3点打开常用的外卖小程序,发现之前总推的奶茶广告真的少了,换成了一些比较通用的家电广告。为什么这步有用?因为个性化广告占小程序广告的70%以上,关闭后系统只能推「盲盒式」的基础广告,出现频率会大幅降低。
我表妹上周按这个步骤设置后,跑来跟我说:「哥,我追星的小程序再也不推我偶像代言的竞品广告了!」虽然有点搞笑,但确实说明个性化推荐被关掉了。不过要注意,这个设置对所有微信内的广告都生效,包括朋友圈广告、公众号广告,如果你平时喜欢看朋友圈的品牌推广,可能需要权衡一下。
步骤二:给常用小程序「单独设限」,精准屏蔽顽固广告
有些小程序特别「执着」,就算关了个性化广告,还是会弹自家的推广(比如电商小程序的促销广告)。这时候就需要给单个小程序「单独设权限」。我常用的方法是:打开小程序后,点右上角的「…」→「设置」,这里会有「广告」相关的开关,不同小程序显示的选项不一样,常见的有「允许广告推送」「个性化内容推荐」等,全部关掉就行。
举个例子,我常用的一个工具类小程序,在「设置」里藏了个「推送通知」开关,关掉后不仅广告少了,连它家的活动短信都没再收到过。还有一次帮朋友设置小说小程序,发现它在「关于我们」页面有个「广告设置」入口,里面可以选择「精简广告模式」,虽然还是有广告,但从30秒贴片变成了5秒可跳过,体验好太多。
这里有个避坑点:不是所有小程序都有广告开关,比如一些小团队开发的工具类小程序,可能根本没有设置入口。这种情况怎么办?我通常会长按小程序图标,选择「添加到我的小程序」,然后在「我的小程序」列表里,把不常用的小程序删掉——用得少了,广告自然就见得少了。
步骤三:遇到「关不掉的广告」?用「投诉」功能让它彻底消失
总有一些「流氓广告」,既没有关闭按钮,又无法通过设置屏蔽,比如有些小程序的启动页广告强制观看5秒,或者广告关闭按钮小到几乎看不见。这时候别忍,直接投诉!操作方法是:长按广告页面(注意别点到广告内容),会弹出「投诉」选项,选择「广告骚扰」,再详细描述问题(比如「强制观看广告无法关闭」),提交后微信会在1-3个工作日处理。
我去年投诉过一个算命小程序,它的广告关闭按钮藏在页面边缘,好几次误触下载了App。投诉后大概2天,再打开这个小程序,发现启动页广告从10秒变成了可跳过的3秒,按钮也明显了很多。微信官方客服说,针对被多次投诉的广告,平台会限制该小程序的广告展示权限,严重的甚至会下架广告功能。
不过要注意,投诉时一定要选对理由,并且描述清楚。比如误触广告就选「广告误导点击」,强制观看就选「无法关闭的广告」,这样处理效率更高。我试过随便选理由投诉,结果石沉大海,后来按客服说的详细描述,很快就有反馈了。
为了让你更直观看到效果,我整理了一张对比表,是我用常用的5个小程序测试后的结果(测试时间:2024年10月,均为安卓系统,iOS操作路径基本一致):
小程序类型 | 设置前广告频率 | 设置后广告频率 | 主要减少的广告类型 |
---|---|---|---|
外卖类 | 每次打开1次全屏广告,下单页2次贴片 | 打开无广告,下单页偶尔1次贴片 | 个性化促销广告、品牌推广 |
工具类(计算器) | 底部常驻信息流广告,每5次操作1次弹窗 | 底部广告消失,无弹窗 | 理财推广、App下载广告 |
小说类 | 每3章1次30秒贴片,章节间2次弹窗 | 每10章1次5秒可跳过贴片,无弹窗 | 游戏推广、付费小说广告 |
电商类 | 首页5条信息流广告,搜索结果夹杂3条 | 首页1-2条信息流广告,搜索结果无广告 | 同类商品推荐、促销活动广告 |
资讯类 | 每5篇文章1次全屏广告,评论区底部贴片 | 无全屏广告,评论区广告减少70% | 教育课程、旅游产品广告 |
你看,按这3步操作下来,广告真的少了很多。不过要说明一下,完全去除所有广告是不太现实的,毕竟小程序开发者也要靠广告盈利,咱们的目标是「减少到不影响使用」。我自己设置完之后,现在用小程序基本不会被广告打断,偶尔出现的广告也能快速关掉,体验提升不止一点点。
你现在就可以打开微信试试这几个步骤,先从你最常用的小程序开始设置,弄完回来告诉我,广告是不是真的少了?要是遇到哪个小程序设置不了,也可以在评论区说一下,咱们一起研究怎么搞定它!
我之前真的试过天天清理小程序缓存,那会儿听人说“清缓存能让广告变少”,就每天睡前花两分钟,把常用的七八个小程序挨个清一遍,结果试了快一个月,该弹的广告还是照样弹——打开外卖小程序照样有全屏的奶茶广告,看小说小程序该插贴片还是插,一点没见少。后来我才琢磨明白,缓存这东西其实就像你逛超市时临时放东西的购物车,清了缓存顶多是把之前存的图片、你看过的页面这些临时数据删掉,但广告怎么推,根本不看你手机里存了啥。
微信推广告是看“你是谁”,不是看“你手机里有啥”。它会根据你的微信账号建一个“用户画像”——比如你常看母婴类小程序,就记你可能是宝妈;你总用健身类小程序,就标你爱运动——然后照着这个画像推广告。所以你清一百次缓存,只要这个“画像”没变,广告还是会精准找到你。真想少看广告,还是得从源头下手:先把“个性化广告推荐”关了,让微信别根据你的喜好推;再去常用小程序的设置里,把能关的广告开关都关了。至于清理缓存,偶尔清一次可能会让广告图片加载慢点,或者清除点没加载完的广告素材,但指望靠这个去广告,真的是本末倒置了。
关闭微信“个性化广告”后,所有广告都会消失吗?
不会完全消失。关闭“个性化广告”后,主要减少的是根据你的使用习惯推送的精准广告(占小程序广告的70%以上),但基础广告(如品牌推广、通用促销等)仍可能存在。不过广告频率会明显降低,且内容相关性减弱,误触概率也会减少。
安卓和iOS系统的去广告设置步骤一样吗?
基本一致,核心路径相同:都是通过微信“设置→关于微信→隐私保护指引→个性化广告”关闭推荐开关,以及在小程序内单独设置权限。唯一区别可能是部分系统的“关于微信”入口位置略有差异(iOS通常在“设置”最下方,安卓多在“设置”中部),但跟着系统提示操作即可找到。
投诉小程序广告后,多久能看到效果?
通常1-3个工作日内会有反馈。微信官方会根据投诉内容审核广告合规性,若确认存在“无法关闭”“误导点击”等问题,会限制该小程序的广告展示权限(如缩短广告时长、隐藏广告按钮),严重时可能下架广告功能。如果投诉后仍无改善,可多次提交并附上截图,加快处理进度。
为什么有些小程序设置后还是有广告?
小程序开发者需要通过广告盈利,完全无广告的小程序较少。即使完成所有设置,仍可能残留少量基础广告(如启动页5秒可跳过广告、底部文字推广等)。 优先选择官方开发或口碑较好的小程序,这类平台广告设计更规范,关闭按钮明显,干扰性更低。
频繁清理小程序缓存能减少广告吗?
效果有限。清理缓存主要清除小程序的临时数据(如图片、浏览记录),但广告推送基于微信账号的用户画像,而非本地缓存。若想减少广告,重点还是关闭“个性化广告推荐”和单独设置小程序权限,清理缓存可作为辅助手段(偶尔能清除部分未加载的广告素材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