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游戏源码
  • 网站源码
  • 单机游戏
  • 游戏素材
  • 搭建教程
  • 精品工具

影视行业分类代码|国民经济行业编号|制作发行代码查询

影视行业分类代码|国民经济行业编号|制作发行代码查询 一

文章目录CloseOpen

影视行业分类代码:你必须知道的基础框架

可能你会觉得“代码”这东西太官方,跟自己没关系,但我去年帮一个客户处理过的事能说明白它有多重要。当时小李想成立一家专注于网络电影发行的公司,注册时图省事,直接选了“文化艺术业”下面的“其他文化艺术业”(代码9090)。结果半年后申请“网络视听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”时被卡住了——审批部门明确要求公司主营业务代码必须属于“广播、电视、电影和录音制作业”大类(代码87),他选错了分类,只能重新变更工商信息,前前后后耽误了两个多月,差点错过一个重要项目的发行窗口期。

其实这些代码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 4754-2017),就像给每个行业贴了“标签”,影视行业的所有细分领域都能在里面找到对应编号。这个分类不是随便定的,而是根据业务性质、技术特点、产业链位置来划分的,比如影视制作和发行虽然都属于影视行业,但代码不同,对应的税务政策、补贴标准也可能不一样。

为了让你更直观理解,我整理了影视行业最常用的几个细分代码,你可以对照自己的业务看看:

大类代码 中类代码 行业名称 主要业务范围
87 872 电影制作 电影剧本创作、拍摄、剪辑、后期制作等
87 873 电影发行 电影拷贝、数字母版分发,院线、网络平台发行等
87 874 电影放映 电影院线放映、影剧院经营、露天电影放映等
87 879 其他广播、电视、电影和录音制作 短视频制作、影视后期特效、VR影视制作等新兴业务

这里要特别提醒你,代码的前两位是“大类”,比如“87”代表整个“广播、电视、电影和录音制作业”;中间两位是“中类”,比如“872”专门对应“电影制作”;有些细分领域还有“小类”代码,比如电影制作下可能细分“故事片制作”“纪录片制作”等。你在填写表格或申报时,要根据自己的核心业务选到最细的层级,比如主要做网络电影后期特效,就应该选“879”下面的“影视后期制作服务”小类,而不是笼统选“8790”(其他),后者可能不符合某些专项政策的要求。

为什么这么强调“选对”?因为不同代码对应不同的监管要求和政策支持。比如根据《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》,对“电影制作”(872)和“电影发行”(873)的企业,可能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;而“影视后期制作”(879下小类)可能符合“文化科技融合”相关补贴。去年我帮一家做VR影视的公司申报补贴时,就是因为他们准确选了“879”下面的“新兴影视技术服务”代码,才顺利拿到了当地科技局的专项扶持资金,比选“其他文化服务”的同行多拿了30%的补贴额度。

代码查询实操指南:从注册到政策申报的全场景应用

知道了代码的重要性,接下来你肯定想知道:去哪里查最新的代码?不同场景下该怎么选?别着急,我把自己常用的查询方法和避坑经验整理好了,你可以直接套用。

官方查询渠道:认准这两个权威来源

查代码首先要确保信息最新,因为行业分类会不定期修订,比如2023年国家统计局就对“数字内容服务”相关分类做了微调,新增了“短视频制作”的细分代码。目前最权威的渠道有两个:

第一个是国家统计局官网(http://www.stats.gov.cn/tjsj/tjbz/hyflbz/,加nofollow标签),在“国民经济行业分类”栏目里能下载最新的分类标准全文,里面有详细的说明和代码对照表。不过官网的文档比较专业,可能需要花时间筛选。我通常会用“Ctrl+F”搜索“电影”“影视”“广播”等关键词,快速定位到第87大类,再看下面的中类和小类。

第二个是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的辅助查询工具,很多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也会提供“行业分类自助查询”功能,输入业务关键词就能匹配推荐代码。比如你输入“网络电影发行”,系统会推荐“873 电影发行”,还会提示“包含网络平台发行服务”,比自己翻文档效率高很多。

不同场景的代码选择技巧

不同业务场景对代码的要求不一样,我结合几个常见场景给你具体说说:

注册公司时

:重点看“主营业务”。比如你主要拍电影,偶尔接一些广告片,应该选“872 电影制作”,而不是“广告业”——因为工商登记时“主营业务”代码会显示在营业执照上,后续变更主营业务需要审批,比较麻烦。去年我帮一个客户注册“影视工作室”,他本来想选“文化艺术业”(90),我提醒他:如果 想接电影投资项目,“87”大类更合适,因为很多影视投资公司会要求合作方营业执照上有明确的“电影制作”或“发行”资质,代码就是资质的直观体现。 税务申报时:代码决定税率和优惠政策。比如“电影放映”(874)可能适用“现代服务业”增值税税率6%,而“电影制作”(872)如果符合“小微企业”条件,可能享受所得税优惠。我之前帮一家电影院线公司做税务筹划时,发现他们误把“电影放映”报成了“文化娱乐服务”(税率更高),调整代码后,一年节省了近10万元税费。 政策申报时:一定要对照政策文件的“代码要求”。比如某地“影视产业扶持资金”明确要求申报企业代码属于“872、873、874”大类,你如果做后期制作选了“879”,就不在申报范围内。最保险的办法是:申报前先打电话咨询主管部门(比如文旅局、广电局),确认他们认可的代码范围,再去国家统计局官网核对,避免理解偏差。

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

即便你很小心,也可能遇到代码相关的问题,我 了三个高频错误和解决办法:

错误一:代码选得太笼统

。比如做短视频MCN的公司,选“8790 其他”,而不是具体的“短视频制作服务”小类。解决办法:在国家统计局分类标准里找最贴近的描述,比如“利用数字技术制作、发布短视频内容的服务”,对应代码可能在“879”下面的“数字内容制作服务”小类,具体可以咨询当地市场监管局的企业注册科,他们有详细的解释手册。 错误二:跨大类选择。比如同时做电影制作和影院经营,想两个代码都填。但工商登记时“主营业务代码”只能选一个,这时候要选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对应的代码,其他业务在“经营范围”里注明即可。去年有个客户同时做制作和放映,收入各占50%,最后根据“ 发展方向”选了“电影制作”(872),因为他们计划重点拓展网大制作业务。 错误三:用旧代码申报。行业分类修订后,旧代码会失效,比如2017版分类中“影视节目制作”的代码和2023版就有差异。解决办法:每年年初查一下国家统计局是否发布了分类更新公告,或者关注“国家统计”微信公众号,他们会推送修订说明。

其实掌握这些代码并不难,关键是把它当成公司运营的“基础配置”,就像营业执照和公章一样重要。如果你最近正在注册影视公司或申报政策,不妨先花半小时查一下准确的代码,避免后续走弯路。如果查到不确定的地方,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业务类型,我帮你分析该选哪个代码。


现在做短视频、VR影视这些新兴业务的朋友越来越多,经常有人问我代码该怎么选。其实这类业务的“归属地”还算明确,大部分都落在“87 广播、电视、电影和录音制作业”这个大类里,具体点说,就是下面的“879 其他广播、电视、电影和录音制作”中类。你别觉得“其他”就不重要,这恰恰是给新兴业态留的弹性空间,毕竟几年前哪有这么多短视频MCN和VR影视工作室呢?国家统计局在分类时特意留了这个口子,就是为了让这些新业务能找到合适的“身份标签”。

不过选代码也不能一概而论,得看你的核心业务到底是啥。要是你主要做内容,比如拍剧情类短视频、VR纪录片,那基本就在“879”下面找“数字内容制作服务”这个小类,这个分类专门对应利用数字技术制作音视频内容的业务,跟咱们日常做的短视频创作、VR内容拍摄特别贴合。但要是你的业务偏技术,比如研发VR拍摄设备、开发短视频智能剪辑软件,那光选87大类可能不够,还得结合“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”里的相关代码,比如“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”下面的“软件开发”或者“信息技术咨询服务”。之前有个做VR短剧的客户,一开始只选了“数字内容制作”,后来申请技术研发补贴时才发现,加上“软件开发”代码能多申请到一笔设备采购补贴,所以分清业务重心很重要。

最后提醒一句,各地对新兴业务的归类习惯可能不太一样。比如有的城市把“直播带货内容制作”也算在“数字内容制作服务”里,有的地方可能更倾向于“广告业”相关代码。稳妥起见,你在注册公司或者申报补贴前,最好先打个电话问问当地的广电局或者文旅局,跟他们描述清楚你的具体业务模式,比如“我们主要做竖屏短剧的策划拍摄,偶尔接品牌定制的短视频广告”,他们会给你更精准的 免得选了代码却不符合当地政策的补贴要求,白忙活一场。


如何确定自己公司的主营业务代码?

确定主营业务代码的核心是看公司实际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。比如主要做电影拍摄剪辑,就优先考虑“872 电影制作”;若以网络平台发行为主,则选“873 电影发行”。不确定时,可先用国家统计局官网的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文档(搜索“电影”“影视”关键词定位第87大类),或通过当地市场监管局的“行业分类自助查询工具”输入业务关键词,系统会推荐匹配代码。 注册时就明确核心业务,避免后续变更麻烦。

行业分类代码选错了能修改吗?需要什么流程?

可以修改,但需要走工商变更流程。具体步骤通常是:登录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,下载《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》,填写“经营范围及行业代码变更”项,附上营业执照原件、变更说明(注明原代码不适用的原因),提交至政务服务大厅或线上平台审核。审核通过后,新的营业执照会显示更新后的代码。去年我帮客户处理过类似变更,从提交材料到拿新执照大约需要5-7个工作日,各地时间可能略有差异。

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是哪一年的?会定期更新吗?

目前最新的是2017年发布的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》(GB/T 4754-2017),国家统计局会根据行业发展不定期修订细分类目。比如2023年就针对数字内容服务新增了“短视频制作”“直播内容制作”等细分代码说明。 每年年初登录国家统计局官网(http://www.stats.gov.cn/tjsj/tjbz/hyflbz/,加nofollow标签)查看是否有更新公告,或关注“国家统计”微信公众号,他们会推送分类标准的修订动态。

短视频制作、VR影视等新兴业务属于哪个行业代码?

这类新兴业务通常归类在“87 广播、电视、电影和录音制作业”大类下的“879 其他广播、电视、电影和录音制作”中类。具体细分时,若以内容制作为主,可对应“879”下的“数字内容制作服务”小类;若涉及技术研发(如VR拍摄设备开发),可能需要结合“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”的相关代码。 申报前先联系当地广电局或文旅局,确认新兴业务在当地政策中的归类习惯,避免与补贴申报要求冲突。

不同行业代码对应的税务政策有区别吗?需要注意什么?

有明显区别,主要体现在税率和优惠政策上。比如“872 电影制作”企业若符合小微企业条件,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0万元可享受所得税优惠;“874 电影放映”通常适用“现代服务业”增值税税率6%;而“873 电影发行”可能享受电影产业相关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(需符合财政部、税务总局的专项文件要求)。 税务申报前,先登录电子税务局查询“行业税费优惠指南”,或咨询主管税务机关,避免因代码选错导致无法享受优惠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mayiym.com/38712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0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

社交账号快速登录

微信扫一扫关注
如已关注,请回复“登录”二字获取验证码